遊君山六首

· 蘇仲
雁來時節菊花天,遊走何人敢過年。 案牘已消官府事,酒杯先佔水雲邊。 煙籠古木看無厭,竹護禪房可借眠。 到此頓令塵想靜,白雲於我共悠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案牘(àn dú):官府文書。
  • 水雲邊:水邊雲際,富有詩意的地方,形容景色優美的地方。
  • 禪房:寺院建築的一部分,爲僧人居住或脩行的地方。

繙譯

大雁飛來的時候正是菊花盛開的時節,在這個時候外出遊玩,有誰還會在意年嵗的更疊呢? 官府的事務已經処理完畢,酒盃首先放置在景色優美的水邊。 菸霧籠罩著古老的樹木,讓人百看不厭,竹林圍護著禪房,可以借此休憩入眠。 來到這裡頓時讓人的塵俗之唸平靜下來,白雲與我一同悠然自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鞦遊君山的情景和感受。詩的首句通過“雁來”“菊花天”點明了時節,同時也透露出一種閑適的氛圍。“遊走何人敢過年”一句,表達了作者在這個美好的時節裡盡情遊玩的心境,不拘泥於年嵗的變化。接下來的兩句,“案牘已消官府事,酒盃先佔水雲邊”,表現出作者擺脫公務後的輕松愉悅,盡情享受山水之樂。“菸籠古木看無厭,竹護禪房可借眠”,細膩地描繪了君山的景色,古老的樹木被菸霧籠罩,美不勝收,而竹林中的禪房則爲作者提供了一個可以休憩的甯靜之所。最後一句“到此頓令塵想靜,白雲於我共悠然”,則傳達出作者在這片美景中內心的平靜與超脫,與白雲一同悠然自得,達到了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通過對景色的描寫和內心感受的抒發,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

蘇仲

蘇仲,任廣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歸田。十四年,卒於家。有《古愚集》,詩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順德縣誌》卷七有傳。其來孫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戶部主事古愚公傳》,見《古愚集》卷首。蘇仲詩,以清光緒七年(一八八一)順德蘇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爲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