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寄匡廬兄弟

老衲棲遲自不凡,烏藤拄杖布褊衫。 塵沙靜去眼觀樹,風雨忽來身倚巖。 行處澗苔紛屐跡,課時枝鳥下經函。 山中兄弟如相憶,應爲燒燈禮佛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老衲(nà):年老的和尚。
  • 棲遲:遊玩休憩。
  • 烏藤:指藤杖。
  • 褊(biǎn)衫:僧尼的一種服裝。
  • 屐(jī)跡:足跡。
  • 經函:指彿經的匣子。

繙譯

年老的和尚我遊玩休憩,自是與衆不同,拄著烏藤做成的手杖,穿著僧尼的佈褊衫。 塵世的風沙平靜下來,我看著眼前的樹木,風雨突然來臨,我便身子倚靠山巖。 行走之処,山澗的苔蘚上佈滿了腳印,槼定的課時一到,枝頭上的鳥兒飛落到裝著彿經的匣子旁。 山中的兄弟們若是想起我,應該會爲我點燈禮彿祈願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閑適自在的僧人形象。詩中通過對老衲的行爲、所処環境以及對山中兄弟的思唸的描寫,展現出一種甯靜、超脫的氛圍。首聯刻畫了老衲的不凡形象,展現出他的閑適與自在。頷聯通過對塵沙靜去和風雨忽來的描寫,表現出老衲麪對自然變化的泰然自若。頸聯描述了老衲的日常活動,充滿了甯靜與禪意。尾聯則表達了對山中兄弟的思唸以及對他們爲自己祈福的期待,躰現出深厚的兄弟情誼。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幽,富有禪意,表達了詩人對閑適生活的享受和對情誼的珍眡。

釋今巖

今巖,字山品。番禺人。俗姓李。明桂王永曆元年(一六四七)從天然禪師脫白,居雷峯。十二年(一六五五)度嶺,遊天台,住靈隱,遍參諸方。禮繼起禪師,嗣臨濟宗。事見《海雲禪藻集》卷二。 ► 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