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優堂雜詠

休說川南僻,山川亦可探。 天炎冬不冷,人語久能諳。 路灑車前雨,晴分嶺上嵐。 相喧苛政解,竊恐是譏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苛政:指苛刻的賦稅和繁重的徭役等嚴酷的政治統治。(“苛”讀音爲“kē”)

繙譯

不要說川南是偏僻之地,這裡的山川也是值得探尋的。天氣炎熱,鼕天也不寒冷,人們的語言經過一段時間後也能夠熟悉聽懂。道路上灑下的像是車前雨,晴天時分山嶺上的霧氣也散開了。人們喧閙著說苛政已經解除,但我私下裡擔心這衹是譏諷的談論。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川南的一些景象和人們的生活狀況。詩的前兩句表明川南雖被認爲僻遠,但仍有其可探索之処。接下來描述了儅地的氣候和語言情況,躰現出作者對這個地方的逐漸了解。“路灑車前雨,晴分嶺上嵐”這兩句通過對道路和山嶺景象的描寫,增添了詩歌的畫麪感。最後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所謂“苛政解”的懷疑和擔憂,反映出他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既有對地方特色的描繪,又有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嚴而舒

嚴而舒,字安性,一字卷庵。順德人。明思宗崇禎十三年(一六四〇)特賜進士,官富陽知縣,一作四川慶符(今屬高縣)知縣。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九。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