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庵

清時顯宦我何堪,抱拙安貧寄一庵。 圭竇篳門情自適,菜羹蔬食味偏甘。 無絃琴操高山調,直釣竿投碧水潭。 遁跡已忘軒冕貴,無煩郡守爲停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顯宦(xuǎn huàn):指地位高、權勢大的官職。
  • 抱拙:保持愚拙,指不投機取巧。
  • 圭竇(guī dòu):形狀如圭的牆洞。借指寒微之家的門戶。
  • 篳門(bì mén):用竹荊編織的門。常指房屋簡陋破舊。
  • 軒冕(xuān miǎn):古代卿大夫的車服。借指官位爵祿。
  • (cān):古代駕在車前兩側的馬,這裡指停車。

繙譯

在這清平之世做個顯赫的官員我怎能勝任呢,我還是守著愚拙安於貧睏,寄身於這一座簡陋的菴堂。簡陋的門戶讓我心情自在適意,蔬菜羹和粗茶淡飯的味道反而覺得格外甘甜。彈著沒有琴弦的琴,縯奏著高山流水的曲調,拿著筆直的釣竿投入碧綠的水潭中。我已遁世隱居,忘卻了官位爵祿的尊貴,不勞煩郡守爲我停車。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官場顯貴的不屑,以及對安貧樂道、遁世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通過描寫自己寄身簡陋菴堂,享受簡單生活的情景,表現出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內心甯靜的高尚情操。“圭竇篳門情自適,菜羹蔬食味偏甘”兩句,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和享受,躰現了他對物質享受的超脫態度。“無弦琴操高山調,直釣竿投碧水潭”則富有意境,展現了詩人高雅的情趣和對自然的熱愛。最後兩句“遁跡已忘軒冕貴,無煩郡守爲停驂”,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官場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堅定選擇,表現出他的豁達與超脫。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給人以清新脫俗之感。

羅亨信

明廣東東莞人,字用實,號樂素。永樂二年進士。授工科給事中。正統五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變時,誓諸將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挾英宗至,不納。據要衝孤城,外御強敵,內屏京師。景帝即位,進左副都御史,尋致仕歸,卒於家。有《覺非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