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昔臥痾鈐山有終焉之志矣既而復玷朝籍不自意叨竊至今偶誦姑蘇蔡九逵往年爲予作鈐山堂詩有他年玉帶歸山靈喜
病骨那堪玉帶圍,在山心事出山違。
中郎有句能成讖,泉石他年待我歸。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痾(ē):病。
- 叨竊:指受人私自惠贈的謙辭,這裏指自己不稱職地佔據官位。
翻譯
我曾經因病在鈐山有在此終老的想法。可後來又意外地進入朝廷爲官,自己也沒想到會這樣不稱職地竊據官位到如今。偶然想起姑蘇的蔡九逵往年爲我寫的鈐山堂詩,其中有「他年玉帶歸,山靈喜無愧」的句子。感念他的情誼,因而寫了一首絕句並寄給他以表謝意。 我這病弱的身體怎堪被玉帶環繞(指爲官),在山中想的是遠離官場,但出山後卻違背了自己的心願。蔡中郎的詩句能夠成爲預言,那山中的泉水山石在將來等着我回去。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嚴嵩複雜的心情。詩中他先是提及自己曾想在鈐山終老,卻又無奈出山爲官,表現出一種矛盾的心態。接着提到蔡九逵當年的詩句,似乎在暗示自己對迴歸山林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潔,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在山與出山的心境,傳達出作者內心的糾結和對自然的嚮往。同時,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官場與山林之間的艱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