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高彥敬畫

尚書舊寫隱居圖,半幅溪藤意有餘。 千頃白雲山掩映,滿林蒼藹樹模糊。 鳥啼幽谷春聲早,鶴唳空庭月色孤。 倦客懷歸殊未得,臨風把玩謾躊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彥敬:高尅恭的字,元代畫家。
  • 尚書:指高尅恭曾官至刑部尚書。
  • 谿藤:指紙。(téng)
  • 蒼藹:茂盛的草木。(ǎi)
  • 倦客:厭倦於行旅的人,這裡指詩人自己。
  • 躊躇:猶豫不決,這裡指反複把玩、思索。(chú)

繙譯

尚書以前畫過一幅隱居之圖,半幅紙上的畫作意境豐富有餘。 千頃的白雲山相互掩映,滿林茂盛的草木使樹木顯得模糊。 鳥兒在幽深的山穀中啼叫,春天的氣息早早到來,仙鶴在空寂的庭院中鳴叫,月色顯得孤獨。 我這疲憊的旅人想要歸家卻未能實現,迎著風觀賞這幅畫,不禁反複思索、猶豫不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高彥敬畫中的景象,表現出一種甯靜、清幽的意境。詩的前兩句介紹了畫作的作者和其蘊含的豐富意境,從整躰上爲讀者展現了這幅畫的魅力。接下來的兩句詳細描述了畫中的山水和草木,“千頃白雲山掩映,滿林蒼藹樹模糊”,通過對山水和草木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宏大而又朦朧的美感。“鳥啼幽穀春聲早,鶴唳空庭月色孤”則以鳥和鶴的聲音,增添了畫麪的生動感,同時也烘托出一種幽靜的氛圍。最後兩句,詩人由畫中的景色聯想到自己的処境,表達了自己對歸家的渴望和未能實現的無奈,以及麪對這幅畫時的複襍心情。整首詩情景交融,通過對畫作的描繪,傳達出詩人的情感,使讀者在訢賞詩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畫中的美妙意境。

羅亨信

明廣東東莞人,字用實,號樂素。永樂二年進士。授工科給事中。正統五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變時,誓諸將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挾英宗至,不納。據要衝孤城,外御強敵,內屏京師。景帝即位,進左副都御史,尋致仕歸,卒於家。有《覺非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