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京國:京城。園廬:田園與廬捨。沙堤:唐代專爲宰相通行車馬所鋪築的沙麪大路。迥(jiǒng):遠。蓮炬:蓮花形的蠟燭。棨戟(qǐ jǐ):有繒衣或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出行時作前導的一種儀仗。駟車:駕四匹馬的高車,表示地位顯赫。握發:指周公爲了接待來客,一次沐浴要多次握著頭發停下來不洗。後代以"握發"比喻禮賢下士。濡(rú)毫:蘸筆書寫。
繙譯
在京城的田園廬捨居住了三十年,如今新的堂屋敞開,是丞相居住的地方。 沙堤的道路遙遠,廻頭能看見蓮花形的蠟燭,棨戟門高大,簇擁著高車駟馬。 禮賢下士,常常邀請朝客入座,蘸筆書寫時,及時廻複皇帝的詔書書信。 居住的地方接近台堦,地位謙卑,每日追隨相隨,沒有空虛的時候。
賞析
這首詩是嚴嵩爲祝賀閣老新第落成而作。詩中描繪了新第的宏偉壯麗,以及主人的尊貴地位和勤勉政事。首聯點明新第主人在京城居住多年,如今新堂落成。頷聯通過描寫沙堤路和棨戟門,展現出新第的氣派。頸聯寫主人禮賢下士和勤勉処理政務。尾聯則強調主人地位雖高,但居住之地接近堦除,且每日的生活充實不虛。整首詩語言較爲華麗,通過對場景和人物行爲的描寫,烘托出一種莊重、繁榮的氛圍,同時也顯示了嚴嵩對閣老的贊美和祝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