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侍御乾德

· 嚴嵩
西蜀觀風使,春明別帝鄉。 法星移益部,仙鵧下瞿塘。 曉驛催霜節,秋燈檢皁囊。 潘輿況扶侍,桑梓有輝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觀風使:官名,唐代初期派遣官員赴各道,觀察民情風俗,稱爲「觀風使」。後泛指奉命視察的官員。
  • 帝鄉:天帝居住的地方,也指皇帝住的地方,即京城。
  • 法星:星名,也用以指代執法官員。(注:「法」讀「fǎ」)
  • 益部:指益州,爲古代行政區劃,範圍在今四川一帶。
  • 仙鵧(pí):傳說中的鳥,這裏比喻御史出行時的威儀。
  • 瞿塘:峽名,在今四川奉節縣東。
  • 霜節:指竹節,也用來比喻高潔的操守。
  • 皁囊:黑色的袋子,古時大臣用以向皇帝上章奏事。
  • 潘輿:用來比喻侍奉父母。
  •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種桑樹和梓樹,後用作故鄉的代稱。

翻譯

你作爲西蜀地區的視察官員,在春天的黎明時分告別京城。執法的星官移往益州,如仙鵧般的儀仗隊伍來到瞿塘峽。清晨的驛站催促着你保持高潔的操守,秋夜裏的燈火下,你檢查着上奏的章奏。你還能有幸侍奉父母,使故鄉都增添了光輝。

賞析

這首詩是嚴嵩寫給侍御乾德的贈詩。詩的首聯點明乾德作爲觀風使,離開京城前往西蜀。頷聯通過「法星」「仙鵧」的形象,描繪出乾德出行的威嚴和重要性。頸聯則描述了他在旅途中的勤勉與盡責,曉行夜作,堅守職責。尾聯提到他能侍奉父母,爲故鄉帶來榮耀,體現了對他的讚美和祝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開闊,既表現了乾德的職責與使命,又傳達了對他的美好期望。

嚴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號介溪。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移疾歸,結交名流,讀書鈐山十年,以詩文獲盛名。還朝,進侍講。世宗時累官爲禮部尚書,以佞悅當上意,撰青詞獨能稱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二十三年,代翟鑾爲首輔。累加至華蓋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嵩一意媚上,竊權罔利,與子世蕃父子濟惡,橫行公卿間。構殺夏言、曾銑、張經等,治劾己者楊繼盛等至死,引黨羽趙文華、鄢懋卿等居要地,專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漸厭其橫。四十一年,徐階所親御史鄒應龍抗疏極論世蕃不法狀,嵩因而罷官。後又因御史林潤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職爲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鈐山堂集》。 ► 1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