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觀風使:官名,唐代初期派遣官員赴各道,觀察民情風俗,稱爲「觀風使」。後泛指奉命視察的官員。
- 帝鄉:天帝居住的地方,也指皇帝住的地方,即京城。
- 法星:星名,也用以指代執法官員。(注:「法」讀「fǎ」)
- 益部:指益州,爲古代行政區劃,範圍在今四川一帶。
- 仙鵧(pí):傳說中的鳥,這裏比喻御史出行時的威儀。
- 瞿塘:峽名,在今四川奉節縣東。
- 霜節:指竹節,也用來比喻高潔的操守。
- 皁囊:黑色的袋子,古時大臣用以向皇帝上章奏事。
- 潘輿:用來比喻侍奉父母。
-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種桑樹和梓樹,後用作故鄉的代稱。
翻譯
你作爲西蜀地區的視察官員,在春天的黎明時分告別京城。執法的星官移往益州,如仙鵧般的儀仗隊伍來到瞿塘峽。清晨的驛站催促着你保持高潔的操守,秋夜裏的燈火下,你檢查着上奏的章奏。你還能有幸侍奉父母,使故鄉都增添了光輝。
賞析
這首詩是嚴嵩寫給侍御乾德的贈詩。詩的首聯點明乾德作爲觀風使,離開京城前往西蜀。頷聯通過「法星」「仙鵧」的形象,描繪出乾德出行的威嚴和重要性。頸聯則描述了他在旅途中的勤勉與盡責,曉行夜作,堅守職責。尾聯提到他能侍奉父母,爲故鄉帶來榮耀,體現了對他的讚美和祝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開闊,既表現了乾德的職責與使命,又傳達了對他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