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閣閱庶吉士卷簡同事諸先生

· 嚴嵩
東閣掄材奉詔同,柰庭佳氣靄雲虹。 御題捧出綸言煥,筆陣驅時白戰雄。 光動夜濤珠出海,暖回春苑鳳來桐。 太平休遇知難報,願得真賢答聖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閣:古代稱宰相招致、款待賓客的地方。
  • 掄材:選拔人才。(「掄」讀作「lún」)
  • 柰庭:「柰」通「奈」,此處的「柰庭」指宮廷。(「柰」讀作「nài」)
  • :雲霧密集的樣子。
  • 綸言:帝王的詔令。
  • 筆陣:比喻寫作文章時的佈局和陣勢。
  • 白戰:指作禁體詩。(「禁體詩」:一種遵守特定規則,不能使用某些常見字詞的詩體)
  • 濤珠:如波濤般的珍珠,形容文章的精美。
  • 聖衷:天子的心意。

翻譯

在東閣一同遵照詔令選拔人才,宮廷中美好的氣息如同雲霧中的彩虹般祥瑞。皇帝親自命題,所出的詔令光彩煥發,大家在寫作文章時佈局巧妙,作禁體詩時也盡顯雄姿。文章如夜晚波濤中閃耀的珍珠般出衆,又如春天溫暖的宮苑中吸引鳳凰棲息的桐樹般美好。身處太平盛世,得到這樣的機遇難以報答,只願能得到真正的賢才來報答天子的心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東閣選拔庶吉士的場景,展現了當時的莊重與熱烈。詩中通過「柰庭佳氣靄雲虹」「御題捧出綸言煥」等詩句,渲染了宮廷的祥瑞氣氛和皇帝詔令的權威性。「筆陣驅時白戰雄」表現了參加選拔的人們在寫作方面的才華和實力。「光動夜濤珠出海,暖回春苑鳳來桐」這兩句用生動的比喻,形容所選人才的文章如珍珠般璀璨,如桐樹般吸引賢才,表達了對人才的期望和讚美。最後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太平盛世的感恩以及希望能選拔出真正賢才以報答天子的心情。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宏大,反映了當時對人才的重視和對國家繁榮的期望。

嚴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號介溪。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移疾歸,結交名流,讀書鈐山十年,以詩文獲盛名。還朝,進侍講。世宗時累官爲禮部尚書,以佞悅當上意,撰青詞獨能稱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二十三年,代翟鑾爲首輔。累加至華蓋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嵩一意媚上,竊權罔利,與子世蕃父子濟惡,橫行公卿間。構殺夏言、曾銑、張經等,治劾己者楊繼盛等至死,引黨羽趙文華、鄢懋卿等居要地,專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漸厭其橫。四十一年,徐階所親御史鄒應龍抗疏極論世蕃不法狀,嵩因而罷官。後又因御史林潤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職爲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鈐山堂集》。 ► 1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