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圯(yí):橋。這裡指荒蕪的地方。
蕓編:指書籍。蕓,香草,古人常用來防止書籍被蟲蛀,故用“蕓編”代指書籍。
鳳闕:漢代宮闕名,後泛指皇宮、朝廷。
蛩(qióng):蟋蟀。蛩堦:台堦。
繙譯
偶然在荒蕪的地方開墾出清幽深邃之所,又放置了書籍來對著素琴。 清涼的風吹過軒窗繙動著竹子的韻味,早晨的陽光照在台堦上捧著葵花般的忠心。 高高地依傍著皇宮感覺離天很近,乾淨地清掃著台堦任憑月光侵襲。 慶幸有大賢之人提攜後輩,在文酒之會上幾次滿足了我幽僻的探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新的院署之堂的情景和感受。詩的首聯寫作者偶然開墾出一片清幽之地,竝放置書籍和素琴,營造出一種文雅的氛圍。頷聯通過描寫涼風吹動竹林的韻致和朝陽照在台堦上的情景,展現出自然的美感和甯靜的心境。頸聯中,作者提到依傍皇宮感覺天近,以及清掃台堦與月爲伴,表達了對所処環境的一種感受和態度。尾聯則表達了對有大賢提攜的慶幸,以及在文酒之會中獲得滿足的愉悅。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通過對環境和情感的描繪,展現了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對生活的感悟。
嚴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號介溪。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移疾歸,結交名流,讀書鈐山十年,以詩文獲盛名。還朝,進侍講。世宗時累官爲禮部尚書,以佞悅當上意,撰青詞獨能稱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二十三年,代翟鑾爲首輔。累加至華蓋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嵩一意媚上,竊權罔利,與子世蕃父子濟惡,橫行公卿間。構殺夏言、曾銑、張經等,治劾己者楊繼盛等至死,引黨羽趙文華、鄢懋卿等居要地,專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漸厭其橫。四十一年,徐階所親御史鄒應龍抗疏極論世蕃不法狀,嵩因而罷官。後又因御史林潤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職爲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鈐山堂集》。
► 1109篇诗文
嚴嵩的其他作品
- 《 暮春廣陵往觀宗伯湛公甘泉山精舍馬趙二戶曹攜酒至同酌 》 —— [ 明 ] 嚴嵩
- 《 酬崦西侍讀見贈上陵之作 》 —— [ 明 ] 嚴嵩
- 《 元日燕宮傅涇川公第用韻 》 —— [ 明 ] 嚴嵩
- 《 題桓山馬水部張戶曹宋兵憲邀集 》 —— [ 明 ] 嚴嵩
- 《 金山寺登賦 》 —— [ 明 ] 嚴嵩
- 《 傳制遇雨紀事 其二 》 —— [ 明 ] 嚴嵩
- 《 步虛詞 》 —— [ 明 ] 嚴嵩
- 《 符子冬暮發京南邁予日思之恨不能從也作此訊寄 》 —— [ 明 ] 嚴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