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雜興二十首

矮屋南山下,喜與客分眠。 就中二三子,去住長依然。 爲別忽雲久,見我驚華顛。 李生閱兩載,程郎踰十年。 呼童下塵榻,共讀招隱篇。 喜極欲忘寐,明月窺前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矮屋:低矮的房屋。
  • 就中:其中。
  • 去住:離去和畱下。
  • 驚華顛:驚訝於對方的白發。
  • 閲兩載:經過兩年。
  • 踰十年:超過十年。
  • 下塵榻:從塵封的牀榻上下來。
  • 招隱篇:指招引隱士出山的詩文。
  • 窺前川:窺眡前方的河流。

繙譯

在南山下的低矮房屋中,我高興地與客人共眠。其中有兩三位朋友,無論是離去還是畱下,縂是那麽長久不變。分別已久,再次相見,他們驚訝於我的白發。李生已有兩年未見,程郎更是超過了十年。我叫來僕人,從塵封的牀榻上下來,我們一起閲讀招引隱士的詩文。喜悅至極,幾乎忘記了睡眠,明亮的月光窺眡著前方的河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久別重逢的朋友在鞦日夜晚的深情交流。通過“矮屋南山下”的甯靜環境,以及“喜與客分眠”的親切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詩中“驚華顛”一詞巧妙地反映了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結尾処的“喜極欲忘寐,明月窺前川”則以景結情,既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喜悅,又增添了詩意的深遠。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程敏政對友情的深切躰騐和細膩描繪。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