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孟芳山中話舊

嘗言數見便成親,十載相憐病與貧。 拈出清詩同諷詠,窨來白酒饋比鄰。 山中古櫟看爲社,谷口閒雲喜似人。 殘臘檐梅初放萼,尚堪索笑兩三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話舊:談論往事。
  • 程嘉燧:明代詩人。
  • 嘗言:曾經說過。
  • 數見:多次相見。
  • 成親:關係變得親密。
  • 相憐:相互同情。
  • 拈出:拿出。
  • 諷詠:吟詠。
  • 窨來:釀造。
  • 白酒:此處指自家釀造的酒。
  • 饋比鄰:贈送給鄰居。
  • 古櫟:古老的櫟樹。
  • 爲社:作爲社樹,即村中的神樹。
  • 谷口:山谷的出口。
  • 閒雲:悠閒的雲。
  • 似人:像人一樣自由自在。
  • 殘臘:年末。
  • 檐梅:屋檐下的梅花。
  • 放萼:花萼展開,指梅花初開。
  • 索笑:尋求歡笑。
  • 兩三巡:兩三回。

翻譯

曾經說過,多次相見就會變得親密,十年間我們相互同情彼此的病痛與貧窮。拿出清新的詩篇一同吟詠,釀造出白酒贈送給鄰居。山中的古老櫟樹被視爲社樹,谷口悠閒的雲朵彷彿自由自在的人。年末屋檐下的梅花初開,還可以尋求兩三回的歡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友人李孟芳在山中回憶往事的情景,通過「數見便成親」和「十載相憐病與貧」表達了深厚的友情。詩中「拈出清詩同諷詠,窨來白酒饋比鄰」展現了他們共同享受詩歌與美酒的樂趣,以及與鄰里間的和睦。後兩句以自然景物「古櫟」和「閒雲」比喻人的自由與超脫,而「殘臘檐梅」則預示着新生的希望,結尾的「索笑」則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程嘉燧

程嘉燧

明徽州府休寧人,僑居嘉定,字孟陽,號鬆圓。應試無所得,折節讀書。工詩善畫,又通曉音律。錢謙益罷歸,築耦耕堂,邀嘉燧讀書其中。閱十年返休寧,甲申前一年十二月卒。有《浪淘集》。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