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致政:退休。
- 掛冠:辭官。
- 淵明:指陶淵明,東晉時期的隱逸詩人。
- 三徑:指隱居的地方。
- 貢禹:指西漢時期的貢禹,因其忠誠被提拔至高位。
- 九霄:指天空極高處,比喻高位。
- 黃雲:比喻成熟的稻穀。
- 碧海:指廣闊的海洋。
- 瘴煙消:指瘴氣消散,比喻疾病或不良環境消失。
- 塵蹤:指塵世的蹤跡,比喻世俗的生活。
- 詩懷:指寫詩的情懷。
- 鄉山:指家鄉的山。
翻譯
我雖食朝廷俸祿卻無才輔佐聖朝,辭官歸隱又怎敢自稱有功。陶淵明只適合歸隱田園,而貢禹應當升至高位。滿地金黃的稻穀預示着秋天的豐收,連綿不斷的海洋上瘴氣已消散。我自嘲詩意減退,但一看到家鄉的山,又感到豪情萬丈。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黃仲昭退休歸鄉的感慨。詩中,「食祿無才翼聖朝」一句,既表達了對朝廷的忠誠,又自謙無才;「掛冠奚敢謂賢勞」則進一步表明辭官並非因功,而是自知之明。後聯通過陶淵明和貢禹的典故,對比了隱居與高位的不同選擇。詩末,詩人以家鄉的山水激發內心的豪情,表達了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送李君唐英赴春官二首 其一 》 —— [ 明 ] 黃仲昭
- 《 和駱順庵邑博雨中見懷韻 》 —— [ 明 ] 黃仲昭
- 《 登闢支巖追次柯竹嚴先生韻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鄭藏庵詣下皋訪予不遇以詩見貽次韻答之 》 —— [ 明 ] 黃仲昭
- 《 瑞州分司次璧間諸公留題韻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下皋雜詠 》 —— [ 明 ] 黃仲昭
- 《 效古十九首 其十七 》 —— [ 明 ] 黃仲昭
- 《 東黃四景爲族叔祖方軒先生賦文筆鍾靈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