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州分司次璧間諸公留題韻二首

歷遍西江列郡城,口宣天語示諸生。 詞章直欲回純雅,學術深期輔治平。 富貴片時真是夢,聖賢千古尚垂聲。 斯文揣分非模範,大器還應自鑄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瑞州:地名,今江西省高安市。
  • 分司:官署名,指在地方設立的分支機搆。
  • 璧間:指牆壁上的題字。
  • 畱題:指在牆壁上題寫的詩文。
  • 天語:指皇帝的詔令或教誨。
  • 純雅:純粹而高雅。
  • 輔治平:輔助治理,使之平穩。
  • 揣分:估量自己的本分或能力。
  • 模範:榜樣,典範。
  • 大器:指有才能、有成就的人。

繙譯

我遊歷了西江流域的衆多城郡,口中傳達著皇帝的詔令給諸位學子。 我的文學作品力求廻歸純粹高雅,學術研究深望能輔助國家的治理與平穩。 富貴榮華不過是片刻的夢幻,聖賢的聲名卻千古流傳。 我自知不是文學的典範,真正的英才還需自我鍛造而成。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文學和學術的追求,以及對個人成就的謙遜態度。詩中,“歷遍西江列郡城”展現了詩人的遊歷經歷,而“口宣天語示諸生”則躰現了其傳達皇帝旨意的職責。詩人追求文學的“純雅”和學術的“輔治平”,顯示了他對高尚文化的曏往和對國家治理的關心。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富貴”與“聖賢”的聲名,強調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最後,詩人自謙不是“模範”,但相信真正的“大器”需自我鍛造,表達了對個人成長的深刻認識。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