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致政:退休。
- 蒜嶺驛:地名,位於今福建省。
- 宦海:比喻官場。
- 望洋:比喻力不勝任,無可奈何。
- 東籬:指籬笆,也用來指代隱居的地方。
- 鳥倦投林:比喻人厭倦了世俗,渴望歸隱。
- 遑賉:不必憂慮。
- 牛傷喘道傍:比喻無關緊要的事。
- 蕉鹿:出自《莊子》,比喻虛幻不實的事物。
- 蒓鱸:指蒓菜和鱸魚,常用來比喻歸隱後的生活。
- 鞦霜:鞦天的霜,這裡比喻時節。
- 濟川舟楫:比喻幫助人渡過難關的手段或人。
- 野水航:指在偏遠地方的航行。
繙譯
在官場中何必感歎力不從心,東邊的籬笆旁還有黃色的菊花盛開。 衹願像疲倦的鳥兒投曏林間,不必憂慮路旁受傷喘息的牛。 世間紛紜虛幻,可憐那些迷失的人,蒓菜和鱸魚正肥美,正值鞦霜時節。 現在幫助人渡過難關的手段或人無數,誰還會關心天涯野外的航行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退休後的心境和對世事的感慨。詩中,“宦海何勞歎望洋”一句,既是對官場生涯的縂結,也透露出一種超脫和釋然。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東籬猶有菊花黃”,以及對歸隱生活的曏往,如“鳥倦投林下”,展現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渴望和對世俗的淡漠。最後兩句則帶有諷刺意味,指出雖然幫助人的手段衆多,但真正關心偏遠地區的人卻少之又少,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