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仙巖亦用前韻

風景依稀似幔亭,懸崖峭壁絕丹青。 請看石竇函遺蛻,可是神仙尚有靈。 華表不聞歸白鶴,道人空自誦黃庭。 山禽似喜遊人至,樹底和鳴亦可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依稀:彷彿,不清晰。
  • 幔亭:用帳幕圍成的亭子,這裏指風景如畫的地方。
  • 絕丹青:形容景色之美,無法用繪畫來表達。
  • 石竇:石洞。
  • 函遺蛻:收藏遺骸,指古代仙人或高僧的遺體。
  • 華表: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
  • 黃庭:道教經典《黃庭經》的簡稱,道士常誦讀。

翻譯

風景彷彿像畫中的幔亭,懸崖峭壁之美無法用畫筆描繪。 請看那石洞中收藏的遺骸,難道真的是神仙尚有靈驗? 華表前不再有白鶴歸來,只有道士空自誦讀着黃庭經。 山中的鳥兒似乎歡喜遊人的到來,在樹底和鳴,聲音悅耳動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仙岩的風景,通過懸崖峭壁、石洞遺骸等意象,表達了對仙境的嚮往和對神仙存在的疑惑。詩中「華表不聞歸白鶴,道人空自誦黃庭」一句,既體現了對仙境傳說的追憶,又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懷。結尾的山禽和鳴,爲這仙境增添了一抹生動和親切,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那份寧靜與美好。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