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過常思嶺蘭若和故友彭從吾韻二首

鄉山動是十年思,今日重過一賦詩。 黃菊相看如舊識,白雲未許笑塵姿。 鳥鳴翠竹尤深處,鶴立蒼松最上枝。 我亦歸尋舊棲隱,開尊冷看世途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致仕:退休。
  • :訪問。
  • 蘭若:寺廟。
  • 黃菊:黃色的菊花,常用來象徵秋天和晚年的生活。
  • 塵姿:世俗的姿態。
  • 翠竹:青翠的竹子。
  • 蒼松:古老的松樹。
  • 開尊:開懷暢飲。
  • 世途危:世間的道路充滿危險。

翻譯

退休後,我訪問了常思嶺的寺廟,並按照故友彭從吾的韻腳創作了兩首詩。

故鄉的山川勾起了我十年的思念,今天再次來到這裏,我賦詩一首。 黃色的菊花彷彿是舊日相識,白雲卻不允許我嘲笑這世俗的姿態。 鳥兒在翠竹深處鳴叫,鶴站在蒼松的最高枝上。 我也回到了尋找舊時隱居之地,開懷暢飲,冷靜地觀察這充滿危險的世界之路。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退休後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黃菊」、「白雲」、「翠竹」、「蒼松」等自然元素,不僅描繪了寧靜的田園風光,也象徵着詩人對純淨、高潔生活的追求。最後兩句「開尊冷看世途危」,則透露出詩人對紛繁複雜世界的超然態度和對隱居生活的堅定選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