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玉堂散直圖送吳汝賢修撰省覲還閩
金殿當頭玉堂署,十二朱廊隱宮樹。
衣冠濟濟堂中人,猶似前時起居注。
門下斜連金水河,石橋五壘橫蛟鼉。
扣閽不許外人到,挾冊時見諸王過。
奎文上應圖書府,插架連籤照今古。
同遊恐是十洲仙,下界紛紛半塵土。
邇來新詔開中堂,儲材聖訓何洋洋。
日令三館坐羣彥,應制往往催詩章。
從容退食龍樓外,松下傳餐解簪帶。
光祿之酒大官羊,終歲天廚有佳賚。
宮壺早午漏未央,旭日半下城西牆。
出門跨馬人分首,緩步不知歸路長。
老璫如能解人意,慣識青衫閤門吏。
幾回爾女笑相嘲,何幸相從禁中地。
我居史館今十年,碌碌追陪叨俸錢。
就中卻愛吳汝賢,才氣迥出千人先。
承恩謁告辭丹扆,綵服輝輝照秋水。
何人爲寫玉堂圖,天上風光動桑梓。
我思古人不可當,身在江湖憂廟廊。
君是八閩奇俊郎,一飯之際寧可忘。
君家二老俱無恙,莫遣文章負今上。
朝朝散直定思君,早趣歸裝拜天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散直:指官員下班,直即值班。
- 玉堂:指翰林院。
- 起居注:記錄皇帝日常言行的官職。
- 金水河:宮中的人工河流。
- 蛟鼉:傳說中的水中生物,這裏指橋上的雕刻。
- 扣閽:敲門。
- 奎文:指皇帝的文翰。
- 十洲仙:指仙人,傳說中的仙境。
- 三館:指國子監、太學、四門學。
- 光祿:指光祿寺,負責宴會的官署。
- 大官羊:指宮中的羊肉。
- 宮壺:宮中的計時器。
- 老璫:老太監。
- 青衫:官員的服裝。
- 閤門吏:守門的官員。
- 丹扆:紅色的屏風,指皇帝的御座。
- 綵服:彩色的衣服。
- 桑梓:家鄉的代稱。
- 廟廊:指朝廷。
- 八閩:指福建。
翻譯
金殿前是玉堂署,十二道硃紅走廊隱於宮樹之中。堂中人衣冠整齊,彷彿仍是前時的起居注。門前斜接金水河,石橋五道橫跨其上,雕刻着蛟龍和鼉龍。敲門不允許外人進入,時常有諸王帶着書冊經過。皇帝的文翰上應圖書府,書架上的書籍照亮古今。同遊的恐怕是十洲仙人,下界則滿是塵土。近來新詔開啓中堂,儲材聖訓何其宏大。日令三館坐滿羣彥,應制詩章催促不已。在龍樓外從容退食,松下傳餐解下簪帶。光祿寺的酒和大官羊,終年天廚有佳餚賞賜。宮中的計時器早午未央,旭日半落城西牆。出門騎馬人分首,緩步不知歸路長。老太監如能解人意,慣識青衫的守門官員。幾回你們女子笑相嘲,何幸能相從禁中地。我居史館已十年,碌碌追陪領俸錢。就中卻愛吳汝賢,才氣遠超千人先。承恩謁告辭別丹扆,彩服輝輝照秋水。何人爲寫玉堂圖,天上風光動家鄉。我思古人不可當,身在江湖憂朝廷。君是八閩奇俊郎,一飯之際寧可忘。君家二老俱無恙,莫負文章負今上。朝朝散直定思君,早趣歸裝拜天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宮廷的景象,通過對玉堂、金水河、石橋等具體景物的描寫,展現了宮廷的莊嚴與神祕。詩中,「我」作爲史館官員,對吳汝賢的才華表示讚賞,並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朝廷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既展現了宮廷生活的細節,又抒發了個人情感,體現了作者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