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山臞(qú):山中的隱士。
- 儒仙:指儒家學者中的高人,有仙風道骨。
- 貌瘦心腴:外表清瘦,內心豐富。
- 露飽枯腸:比喻飽讀詩書,思想充實。
- 塵外客:超脫塵世的人。
- 雪清吟骨:比喻詩文清新脫俗,如雪般純潔。
- 匣中賢:指藏書中的賢人,或指隱居的賢士。
- 羲經:指《易經》。
- 三分注:指對《易經》的深入研究,分爲三部分注解。
- 膳譜囊封:指食譜或養生之書,被封存收藏。
- 十字纏:指書籍被繩子綑綁,表示珍藏。
- 浮丘:傳說中的仙山,比喻隱居或求仙之地。
- 一簞容與鶴分田:形容隱士的生活簡樸,與鶴共享田園。
繙譯
我縂是喜愛山中的隱士,他們外表清瘦而內心豐富,這確實是事實。他們飽讀詩書,思想充實,如同超脫塵世的客人,詩文清新脫俗,如同雪般純潔,宛如藏書中的賢人。他們對《易經》有著深入的研究,將其分爲三部分注解,珍藏著食譜或養生之書,被繩子綑綁表示珍藏。將來若能在浮丘這樣的仙山求道,我願意過著簡樸的生活,與鶴共享田園。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山中隱士生活的曏往和贊美。詩中通過對隱士外表與內心的對比,展現了他們超凡脫俗的氣質。同時,通過對隱士學識和生活態度的描繪,傳達出一種追求精神自由和簡樸生活的理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