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戊午春正月十三日舟次淳安春霖不止進士維揚張君鳳舉方知縣事以燈節燕予酒後賦此紀事兼致謝意
令尹相招作上元,連朝春雨客心煩。
遙看漁火乘村暗,不見星毬照市繁。
宦鞅未須驚節候,人情猶喜近鄉園。
太平風物揚州盛,贏得清宵一晤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弘治戊午:指明朝弘治年間的一個戊午年。
- 上元:指元宵節,即農曆正月十五。
- 春霖:春天的連綿細雨。
- 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 星毬:指元宵節時放的燈籠,形狀像星星。
- 宦鞅:指官場生涯,比喻爲束縛。
- 節候:時節,這裏指元宵節。
- 鄉園:家鄉。
- 太平風物:指和平時期的景象。
- 晤言:會面交談。
翻譯
縣令邀請我共度元宵節,連續幾天的春雨讓我這個旅人感到煩躁。遠遠望去,漁船上的燈火在昏暗的村莊中閃爍,卻看不到元宵節時繁星般的燈籠照亮市場。雖然官場生涯讓我感到束縛,但我並不因此而驚慌失措,因爲人們仍然喜歡接近家鄉。和平時期的揚州景象繁榮,讓我在這樣一個清靜的夜晚得以與縣令交談,感到十分愉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元宵節期間因春雨連綿而感到的煩躁,以及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和平時期繁榮景象的讚美。詩中通過對比漁火與星毬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節日氣氛的期待與現實的落差。最後,詩人通過與縣令的交談,表達了對和平時期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家鄉的深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細膩感受和對家鄉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