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吳歈(yú):吳地的歌曲。
- 羽客:道士的別稱。
- 馬卿:指司馬相如,這裡借指文人。
- 騎從:騎馬的隨從。
- 七襄:指織女星,傳說中織女一日能織七次。
- 河漢:銀河。
- 三伏: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 征旆(pèi):古代官員出行的旗幟。
- 長房壺:指隱居之地,典出《後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
繙譯
忽然聽到齊地的語言變成了吳地的歌曲,遊子歸來時意氣風發,與衆不同。 道士還記得那些山川的舊貌,而文人司馬相如的騎馬隨從又是多麽的華麗。 織女星在清澈的銀河中穿梭,三伏天的酷熱我已全然不顧。 不爲塵沙所阻,緩緩前行,我知道你的身心都寄托在那隱逸的長房壺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遊子歸來的情景,通過對比齊語與吳歈,展現了遊子的變化與成長。詩中“羽客山川猶記舊”一句,既表達了遊子對過去的懷唸,也暗示了他對未來的期待。後兩句通過對天象和氣候的描寫,抒發了遊子超脫塵世、曏往隱逸生活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遊子歸來的喜悅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
董其昌的其他作品
- 《 挽蘇烈女二首 》 —— [ 明 ] 董其昌
- 《 題塵隱居三首 》 —— [ 明 ] 董其昌
- 《 廷評潘同江尊閫顧夫人六十餘既爲長歌祝觴內子復請此圖壽之並題一絕 》 —— [ 明 ] 董其昌
- 《 壬子九月八日同範長倩朱君採董遐周西湖泛舟次遐周韻 》 —— [ 明 ] 董其昌
- 《 敕賜午門百麥餅宴恭紀 》 —— [ 明 ] 董其昌
- 《 題杜日章冊九首曾教庵 》 —— [ 明 ] 董其昌
- 《 陸君策畸墅問水二首 》 —— [ 明 ] 董其昌
- 《 壽謝山持禮垣封翁仲秦五十五 》 —— [ 明 ] 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