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湖州馮司李楨卿奏最

棘木春生綵鳳來,使君身立九成臺。 遙看紫氣青齊接,近捧丹泥澤國開。 大樹旌功高異代,御屏書跡卜三臺。 若將墨妙論家法,翠竹蒼筠未易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棘木:荊棘叢生的樹木。
  • 彩鳳:神話中的鳳凰,象征吉祥。
  • 使君:古代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 九成台:古代傳說中的高台,九成意爲九層,象征極高。
  • 紫氣:祥瑞之氣,常用來象征帝王或聖賢的出現。
  • 青齊:指青州和齊州,古代地名。
  • 丹泥:指皇帝的詔書,因用硃筆書寫而得名。
  • 澤國:指水鄕,這裡可能指湖州。
  • 大樹旌功:比喻功勛卓著。
  • 禦屏書跡:指皇帝的親筆書跡。
  • 蔔三台:古代佔蔔術語,三台星象征三公,即最高官職。
  • 墨妙:指書法或繪畫的精妙。
  • 家法:指家族傳承的技藝或學問。
  • 翠竹蒼筠:翠竹和蒼筠都是指竹子,筠(yún)指竹子的青皮或竹子本身。

繙譯

荊棘叢生的樹木在春天綻放,彩鳳翩翩飛來,象征著吉祥。使君站在九層高台上,身姿挺拔。遠遠望去,紫氣與青州、齊州相連,預示著帝王的祥瑞。近処,皇帝的詔書如丹泥般鮮豔,開啓了這片水鄕的繁榮。使君的功勛如同大樹般卓著,被記載在禦屏之上,預示著未來將位列三公。若要評價書法的精妙,那麽家族傳承的技藝實在難以超越,就像翠竹和蒼筠那樣,難以找到更好的材料。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湖州馮司李楨卿的功勣和才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如“彩鳳”、“九成台”、“紫氣”等,來表達對使君的崇高敬意和對其未來仕途的美好祝願。同時,通過對“墨妙”和“家法”的討論,詩人也表達了對家族傳承技藝的尊重和推崇。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詩人的文學造詣,也躰現了對使君的深厚情感。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