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侯六真侍御按黔時黔有兵事侍御兼視師之命二首
繡衣持斧擁旌旄,戎馬間關氣益豪。
報國肯回王子馭,詶知頻拭呂虔刀。
皁囊彈事風霜筆,羽扇談兵虎豹韜。
行矣捷書宜早奏,漢家麟閣五雲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繡衣持斧:指官員的服飾和儀仗,象徵權力和威嚴。
- 旌旄: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幟,用以指揮或表示身份。
- 戎馬間關:指在戰亂中奔波。
- 報國:爲國家盡忠。
- 詶知:答謝知遇之恩。
- 呂虔刀:古代名刀,此處比喻重要的任務或責任。
- 皁囊彈事:指用黑色布囊包裹的奏章,表示機密或重要。
- 風霜筆:比喻書寫艱難或經歷艱辛。
- 羽扇談兵:形容軍事策略的討論,羽扇爲古代文官的象徵。
- 虎豹韜:古代兵書《六韜》中的一篇,比喻軍事策略。
- 捷書:勝利的消息。
- 麟閣:古代用於表彰功臣的閣樓。
- 五雲:五彩祥雲,象徵吉祥。
翻譯
身着華麗官服,手持權杖,你率領着旗幟,在戰亂中奔波,氣勢更加豪邁。 你願意爲國家盡忠,不回王子之馭,頻繁地擦拭呂虔刀,以答謝知遇之恩。 你用黑色布囊包裹的奏章,書寫着艱難的經歷,手持羽扇討論軍事策略,運用虎豹韜。 去吧,早日奏報勝利的消息,漢家的麟閣高聳,五彩祥雲環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官員在戰亂中堅守職責,勇敢報國的形象。詩中通過「繡衣持斧」、「旌旄」等意象展現了官員的威嚴與權力,而「戎馬間關」則突顯了其在艱難環境中的堅韌與豪情。後文以「呂虔刀」、「風霜筆」等比喻,強調了官員對國家的忠誠與對知遇之恩的感激。最後,通過「麟閣」與「五雲」的描繪,寄託了對勝利與榮耀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忠誠與勇敢的讚美。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
董其昌的其他作品
- 《 讀寒山子詩漫題十二絕 其五 》 —— [ 明 ] 董其昌
- 《 送章陽東歸省 》 —— [ 明 ] 董其昌
- 《 楊淇園侍御廵方事竣仍視學南畿詩以為贈 其二 》 —— [ 明 ] 董其昌
- 《 題畫壽陳廉崖 》 —— [ 明 ] 董其昌
- 《 壽蔣八公庶常祖母八十有八 》 —— [ 明 ] 董其昌
- 《 讀寒山子詩漫題十二絕 其八 》 —— [ 明 ] 董其昌
- 《 題畫贈載斐君考功 》 —— [ 明 ] 董其昌
- 《 金華守周鬥垣爲學使重臨郡郡人以詩紀事爲贈此詩 》 —— [ 明 ] 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