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歐陽令君十二詠並引歌豐年

多君熟三傳,入試擢兩魁。 作縣本經術,民力能深培。 公庭簿書暇,學子來追陪。 筆底秋霜嚴,坐上春風回。 教養有餘地,俗吏空喧豗。 他時景行者,雲巖碧崔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多君:非常讚賞你。
  • 熟三傳:精通《春秋》的三種註釋書,即《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
  • 擢兩魁:在考試中兩次獲得第一名。
  • 作縣:擔任縣令。
  • 經術:經學和術數,這裏指學問和治理之道。
  • 民力:民衆的力量和資源。
  • 深培:深厚地培養。
  • 公庭:官府的大堂。
  • 簿書:文書和賬簿,指日常的行政工作。
  • 學子:學生。
  • 秋霜:比喻嚴厲。
  • 春風:比喻和煦和溫暖。
  • 教養:教育和培養。
  • 俗吏:平庸的官吏。
  • 喧豗:喧鬧。
  • 景行:仰慕和效仿。
  • 雲巖:高聳入雲的山岩。
  • 碧崔嵬:形容山勢高峻,碧綠而雄偉。

翻譯

非常讚賞你精通《春秋》的三種註釋,考試中兩次獲得第一名。你以深厚的學問和治理之道擔任縣令,能夠深入培養民衆的力量。在官府大堂處理完文書工作後,學生們紛紛前來追隨你。你的筆下嚴厲如秋霜,但坐在你身邊卻感受到春風般的溫暖。你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教育和培養,而那些平庸的官吏只能空自喧鬧。將來仰慕和效仿你的人,會看到那高聳入雲、碧綠雄偉的山岩。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歐陽令君的學識和治理能力,通過對比秋霜與春風,形象地描繪了令君嚴厲與和煦並存的治學態度。詩中「教養有餘地,俗吏空喧豗」一句,既表達了對令君教育成果的肯定,也暗含對平庸官吏的不屑。結尾的「雲巖碧崔嵬」則象徵着令君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成就,預示着後人將仰慕其風采,效仿其行爲。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