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萱

階前五月萱花吐,日日見花如見母。 對花不覺雙淚垂,安得花前綵衣舞。 人言種花憂可忘,孝子之憂江水長。 花殘卻有再開日,暮雨蕭蕭空北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萱花:即萱草,古人認爲萱草可以忘憂,也常用來象征母親。
  • 彩衣舞:典故出自《列子·湯問》,講述老萊子七十嵗仍穿彩衣跳舞以娛樂父母,後用來比喻孝順。
  • 北堂:古代指母親的居室,也代指母親。

繙譯

五月時節,堦前萱草花開,每日見花如同見到母親。 麪對著花,不覺間雙淚流下,多希望能像老萊子那樣在花前爲母親跳舞。 人們說種萱草可以忘卻憂愁,但孝子的憂思如同江水般悠長。 花雖凋謝,卻有再開之時,而母親的居室在暮雨中顯得空蕩蕩。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萱草這一象征母親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的深切思唸和無盡憂愁。詩中,“日日見花如見母”直抒胸臆,展現了詩人對母親的眷戀之情。而“對花不覺雙淚垂”則進一步以淚代言,抒發了內心的悲傷。末句“暮雨蕭蕭空北堂”以景結情,營造出一種淒涼空寂的氛圍,加深了詩的情感深度。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