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蕭文明給事持節冊封唐府得承字

藩封遵舊制,天語重親承。 玉節龍垂綍,朱函鳳結縢。 使鑣聯紱弁,行李卻金繒。 翰墨心偏健,舟車力更勝。 王孫加禮貌,官吏足聲稱。 永日花明驛,南薰麥蔭塍。 觀風臨淯水,懷古望舂陵。 封事思晨入,嚴程戒夙興。 縈還應幾月,青瑣候良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藩封:封建時代分封給諸侯王的領地。
  • 天語:皇帝的話語。
  • 玉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玉製符節,代表皇帝的權威。
  • 龍垂綍:龍形的玉帶上懸掛的絲帶。
  • 朱函:紅色的封套。
  • 鳳結縢:鳳凰形狀的結釦。
  • 使鑣:使者的馬鑣,即馬嚼子。
  • 紱弁:古代官員的服飾,紱是系印的絲帶,弁是古代的一種帽子。
  • 行李:使者的隨從和物品。
  • 金繒:金銀和絲織品,這裏指賄賂。
  • 翰墨:書寫用的筆墨,這裏指書寫工作。
  • 王孫:諸侯王的子孫。
  • 南薰:南風。
  • 麥蔭塍:麥田邊的田埂。
  • 觀風:觀察民風。
  • 懷古:懷念古代。
  • 封事:密封的奏章。
  • 嚴程:嚴格的行程。
  • 夙興:早起。
  • 青瑣:宮門上的一種裝飾,這裏指宮門。

翻譯

遵循舊有的制度,分封諸侯,皇帝親自下達的命令顯得尤爲重要。使者手持玉製的符節,玉帶上懸掛着龍形的絲帶,紅色的封套上裝飾着鳳凰形狀的結釦。使者的馬鑣與官員的服飾相映成輝,隨行的物品卻拒絕了任何金銀和絲織品的賄賂。書寫工作中心情健旺,舟車勞頓也顯得更加有力。諸侯王的子孫們對使者加倍禮貌,官吏們也聲名遠揚。在花光明媚的驛站中度過漫長的日子,南風吹拂,麥田邊的田埂上,麥子成蔭。在淯水邊觀察民風,懷念古代,同時思考着如何密封奏章,以便早日進宮。嚴格的行程要求早起,預計幾個月後才能回到宮門,期待着在青瑣前與好友相見。

賞析

這首作品描述了明代使者蕭文明持節冊封唐府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使者的威嚴與使命的莊重。詩中「玉節龍垂綍,朱函鳳結縢」等句,以華麗的辭藻描繪了使者的儀仗,體現了皇權的尊貴。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使者廉潔自律的品質,如「行李卻金繒」一句,彰顯了其不受賄賂的正直。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古代禮儀的尊重,也體現了對使命的忠誠與期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