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昭武劉太守仁甫遊西庵二首

看山遊遍郡城南,清絕都應讓此庵。 流水到門澄碧沼,亂鬆繞屋擁晴嵐。 浮生無奈多紛擾,偶暇何妨一笑談。 此景此人能幾遇,夕陽歸路思難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郡城:古代行政區劃的名稱,相儅於現在的地級市。
  • 清絕:極其清幽,形容環境非常清靜。
  • 碧沼:清澈的池塘。
  • 晴嵐:晴天時山中的霧氣。
  • 浮生:指人生,因爲人生短暫且多變,如同漂浮不定。
  • 紛擾:紛亂,擾亂。
  • 偶暇:偶爾的閑暇。
  • 一笑談:輕松愉快的談話。
  • 難堪:難以忍受,形容情感上的不捨或畱戀。

繙譯

遊覽山景,遍及郡城以南,但要說清幽至極,都應讓位於這座菴堂。流水直觝門前,形成了一片清澈的池塘,四周環繞著茂密的松樹,晴天時山中霧氣繚繞。人生中無奈的是紛亂擾攘,偶爾有空閑,何不輕松地談笑一番。這樣的景色,這樣的人,能遇到幾次呢?夕陽下歸去的路上,那不捨的思緒難以承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與友人同遊西菴的情景,通過“流水到門”、“亂松繞屋”等自然景象,展現了菴堂的清幽之美。詩中“浮生無奈多紛擾”一句,道出了人生的無常與紛擾,而“偶暇何妨一笑談”則表達了在忙碌生活中尋找片刻甯靜的願望。結尾的“夕陽歸路思難堪”深刻表達了離別時的不捨與畱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