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謝少連伯仁侄步出鳳山門尋故宋宮址

醉憑斜日俯蒼茫,拄杖明霞水一方。 道側斷碑埋屓贔,草中殘瓦臥鴛鴦。 煙銷林影窺宮禁,江落潮痕上女牆。 遺恨彈丸江左地,嶽王墳樹吊秋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屓贔(xì bì):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巨龜,這裏指斷碑上雕刻的屓贔圖案。
  • 女牆:城牆上的矮牆,用於防禦和裝飾。

翻譯

醉酒之後,我斜倚着夕陽,俯瞰着蒼茫的大地,拄着柺杖,眼前是一片明亮的霞光和水面。道路旁的斷碑上,雕刻的屓贔圖案被埋沒,草叢中的殘瓦上,鴛鴦圖案依稀可見。煙霧散去,林間的光線透露出宮禁的輪廓,江水退潮,潮痕爬上了女牆。在這曾是江左之地,如今只剩下遺恨,我在嶽王的墳樹下,對着秋霜憑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醉後漫步於鳳山門外,尋找故宋宮址的情景。詩中通過斷碑、殘瓦、煙銷林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滄桑的歷史畫卷。末句「遺恨彈丸江左地,嶽王墳樹吊秋霜」更是抒發了詩人對往昔輝煌的懷念與對現實衰敗的哀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感慨。

程可中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仲權。家貧,爲童子師。從人借古書,挑燈夜讀,遂博洽能爲詩文。有《程仲權詩文集》。 ► 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