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東巖偶成三首

斜陽惆悵別招提,吟逐寒雲度虎溪。 黃鳥似知人慾去,蒼松枝上盡情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惆悵(chóu chàng):形容心情低落,感到失落和悲傷。
  • 招提:即寺廟。
  • :這裡指吟詠,即吟詩。
  • 虎谿: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是詩人所在地的谿流名稱。
  • 黃鳥:黃色的鳥,可能是指黃鶯。
  • 蒼松:青翠的松樹。

繙譯

夕陽西下,我懷著失落的心情離開了寺廟,吟詠的詩句隨著寒雲飄過虎谿。 黃色的鳥兒似乎知道我即將離去,它們在蒼翠的松樹枝上盡情地啼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夕陽下離開寺廟時的深情。詩中“斜陽惆悵別招提”一句,即展現了詩人離別時的不捨與惆悵。後兩句通過“黃鳥似知人欲去,蒼松枝上盡情啼”的描寫,巧妙地借黃鳥的啼鳴來表達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情感的細膩。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時刻的深刻感受。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