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張樂:奏樂。
- 洞庭:指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位於湖南省北部。
- 天王:指皇帝。
- 卿月:指高官的職位。
- 常伯:古代官名,指侍中。
- 文星:文曲星,古代認爲掌管文運的星宿。
- 歲星:即木星,古代認爲歲星出現是吉兆。
- 甫申: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 鍾嶽:指高山,比喻傑出的人物。
- 黃綺:黃色的絲綢,比喻華貴的衣飾。
- 狎:親近。
- 山靈:山神。
- 明光:明亮的光輝。
- 起草:開始寫作。
- 寅清:恭敬而清潔,比喻清廉。
- 揆初:推測事物的始末。
- 獨醒:獨自清醒,比喻不隨波逐流。
翻譯
奏樂聲依舊在洞庭湖畔迴盪,春天的島嶼全都呈現出青翠的色彩。 皇帝在新年伊始授予高官職位,常伯的文星光芒正是吉星高照。 共同記錄着傑出人物的誕生,如同高山般崇高,黃綺般的華貴衣飾親近山神。 在明亮的光輝下開始寫作清廉的事業,不願僅僅推測事物的始末來安慰自己的清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的洞庭湖畔,通過奏樂、島嶼的青翠、皇帝的任命等元素,展現了生機勃勃的景象。詩中「天王正月開卿月,常伯文星是歲星」表達了皇帝對高官的任命,以及文星高照的吉祥預兆。後兩句則通過比喻和象徵,讚美了傑出人物的高尚品質和清廉的事業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讚美和對清廉事業的嚮往。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
董其昌的其他作品
- 《 題茅齋水墨畫 》 —— [ 明 ] 董其昌
- 《 題畫送原孚侄巡齊 》 —— [ 明 ] 董其昌
- 《 敕賜百官午門涼榚宴恭紀 》 —— [ 明 ] 董其昌
- 《 讀寒山子詩漫題十二絕 其七 》 —— [ 明 ] 董其昌
- 《 贈陳仲醇徵君東佘山居詩三十首 》 —— [ 明 ] 董其昌
- 《 題杜日章冊九首曾教庵 》 —— [ 明 ] 董其昌
- 《 題劉金吾牛山讀書圖二首 》 —— [ 明 ] 董其昌
- 《 壽周繡海七十 》 —— [ 明 ] 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