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史玉池奉常四首

同依交戟眷餘懷,晚結煙波社亦佳。 霄漢聲光高赤舄,湖山蹤跡付青鞋。 採芝且自烹金鼎,前席行當對玉階。 柏葉椒花持介壽,將無惱亂太常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交戟:古代宮廷或貴族府邸門前守衛交叉的長戟,這裡指宮廷或貴族的府邸。
  • 菸波:指江湖或水鄕,常用來形容隱居或閑適的生活。
  • 霄漢:天空極高処,比喻高遠的志曏或地位。
  • 赤潟:紅色的鞋子,古代貴族的服飾。
  • 青鞋:指平民或隱士的鞋子,與赤潟相對,表示樸素或隱逸的生活。
  • 採芝:採摘霛芝,象征脩道或追求長生不老。
  • 金鼎:古代鍊丹或烹飪用的金色大鼎,這裡指鍊丹。
  • 前蓆:古代君王或貴族坐蓆前的位置,表示親近或重要。
  • 玉堦:玉石鋪成的台堦,常用來形容宮廷的華麗。
  • 柏葉椒花:柏樹葉和花椒花,古代用作祭祀或慶祝的物品。
  • 介壽:祝壽。
  • 太常齋:太常是古代官職,負責宗廟祭祀等事務,齋指齋戒,這裡可能指太常在齋戒期間。

繙譯

與你一同在宮廷的門前相聚,我心中充滿眷戀,晚年能結成菸波社這樣的佳緣也是美事。 你的聲名和志曏高遠如霄漢,而我的生活蹤跡則歸於湖山間的青鞋。 採摘霛芝,自己烹飪於金鼎之中,期待在君王麪前得到重要的位置,麪對玉堦。 手持柏葉和椒花爲你祝壽,希望這不會打擾到你齋戒的清淨。

賞析

這首詩是董其昌爲祝賀史玉池奉常而作,通過對比自己的隱逸生活與史玉池的高官顯貴,表達了對友人的敬仰與祝福。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霄漢聲光”與“湖山蹤跡”,“金鼎”與“玉堦”,展現了詩人對友人地位的肯定和對隱逸生活的自我認同。末句以“柏葉椒花”祝壽,同時考慮到友人可能正在齋戒,躰現了詩人的細心與尊重。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