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鹿鳴歌:古代宴會上所唱的歌,這裏指共同參加的宴會。
- 浮世:人間,人世。指漫長而多變的人生。
- 盈顛:滿頭。
- 黃泉:指人死後埋葬的地穴,也指陰間。
- 芹宮:古代學宮,這裏指學校。
- 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 英髦:英俊之士,才智出衆的人。
- 花縣:美麗的縣,這裏指張浚治理的地方。
- 惠澤:恩惠,恩澤。
- 行營:指軍營,這裏可能指張浚的職位或工作地點。
- 星遽殞:星辰突然隕落,比喻重要人物的逝世。
- 鯨鯢:比喻兇惡的敵人。
- 伏天戈:指平定叛亂,恢復和平。
翻譯
當年我們曾一同聆聽宴會上的鹿鳴歌,如今人世的光陰轉眼即逝。 我滿頭白髮,感嘆自己的老去,而你已步入黃泉,我又能如何呢? 你在學宮中施以良好的教育,培養了許多英俊之士,你在美麗的縣裏帶來了春風般的恩澤。 我獨自遺憾,你的軍營突然隕落,我們還未看到兇惡的敵人被平定,和平恢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已故友人張浚的深切懷念和哀悼。詩中,「鹿鳴歌」和「浮世光陰」描繪了兩人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和人生的無常。後句通過「白髮盈顛」和「黃泉無路」對比了詩人與友人的現狀,流露出對友人逝去的無奈和悲痛。詩的下半部分讚揚了張浚在教育和治理方面的成就,同時表達了對國家未能平定內亂、恢復和平的遺憾。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時局的關切。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送方君子大赴春官二首 其二 》 —— [ 明 ] 黃仲昭
- 《 送宗侄孫道進任新會教諭次同年李若虛韻 》 —— [ 明 ] 黃仲昭
- 《 登上清宮鶴歸亭用趙鬆雪韻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常思嶺蘭若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病中立秋偶成 》 —— [ 明 ] 黃仲昭
- 《 芳草吟送李茂容歸莆 》 —— [ 明 ] 黃仲昭
- 《 往德安過東林寺讀始祖唐御史公詩韻六首 》 —— [ 明 ] 黃仲昭
- 《 甲午季冬雨雪連旬公餘感觸輒賦八絕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