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文獻:這裡指家族的歷史和文化遺産。
- 唐開:指唐朝時期開始,這裡用來強調家族歷史的悠久。
- 牀頭笏滿堆:牀頭堆滿了笏板,笏板是古代官員上朝時用來記事的板子,這裡比喻家族中有很多官員。
- 譽髦:指有才華和聲望的人。
- 不忝:不愧,不辜負。
- 青氈:古代士人的象征,這裡指家族的傳統和責任。
- 雲來:比喻後代子孫。
繙譯
我們家族的歷史和文化自唐朝就開始了,我不羨慕那些牀頭堆滿官員笏板的家族。這次你去擔任新會的教諭,希望你能成爲有才華和聲望的人,不辜負家族的期望,將來家族的傳統和責任還是要交給你的後代。
賞析
這首詩是黃仲昭送別其宗姪孫道進赴任新會教諭時所作,詩中表達了對家族悠久歷史和文化的自豪,同時也對宗姪孫寄予厚望。詩中“吾家文獻自唐開”一句,凸顯了家族的深厚底蘊,而“此去譽髦期不忝”則寄托了對宗姪孫未來成就的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家族的榮耀,也傳遞了對後代的殷切希望。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遣懷四首 》 —— [ 明 ] 黃仲昭
- 《 題昭武高揮使鍾呂二仙圖和謝大參韻 》 —— [ 明 ] 黃仲昭
- 《 送同年李廷章侍其尊府亞卿先生致政歸安成得還字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四景山水圖 其三 淵明愛菊 》 —— [ 明 ] 黃仲昭
- 《 題鸜鵒 》 —— [ 明 ] 黃仲昭
- 《 送王主事世英還朝次翰林諸公餞別聯句韻 》 —— [ 明 ] 黃仲昭
- 《 東黃四景爲族叔祖方軒先生賦文筆鍾靈 》 —— [ 明 ] 黃仲昭
- 《 和丁石崖太守贈箕陽陳憲副致政詩六首 其五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