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滄洲雅集五首

· 黃衷
底用封章乞鑑湖,西林衣屨未全孤。 文苞已許瞻威鳳,修脛何堪借短鳧。 勝選時開班草酌,奇探曾見系檐壺。 幽棲不是高人宅,丹雘無煩獻御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別人作詩所用韻腳的次序來和詩。
  • 滄洲:水濱,常指隱士居処。
  • 雅集:風雅的聚會。
  • 封章:古代百官上奏皇帝的文書,用白紙,封麪上有“謹封”字樣,以防泄密。
  • 鋻湖:湖名,在浙江紹興,這裡可能指代隱居之地。
  • 西林:西邊的樹林,泛指隱居之地。
  • 衣屨:衣服和鞋子,這裡指隱士的裝束。
  • 文苞:文採斑斕的苞片,比喻文採或才華。
  • 威鳳:傳說中的鳳凰,比喻有才華的人。
  • 脩脛:脩長的腿,這裡指人的形象。
  • 短鳧:短腿的野鴨,比喻平庸之人。
  • 班草:鋪草而坐,指野外聚會。
  • 系簷壺:掛在屋簷下的壺,指隱居生活中的器物。
  • 幽棲:隱居。
  • 高人:指超脫世俗的人。
  • 丹雘:紅色的顔料,這裡指華麗的裝飾。
  • 禦圖:皇帝的圖畫,這裡指獻給皇帝的畫。

繙譯

何須用封章來請求隱居於鋻湖,我在西林的衣著和鞋履尚未感到孤單。 我的文採已被允許瞻仰威鳳,怎能借用短腿的野鴨來比喻自己。 適時地選在草地上開宴,奇妙的探索曾見掛在屋簷下的壺。 隱居之地竝非高人的居所,無需用華麗的裝飾來獻給皇帝的圖畫。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自身才華的自信。詩中,“封章”與“鋻湖”對比,突顯了詩人不願受世俗束縛,追求自由生活的態度。通過“威鳳”與“短鳧”的比喻,詩人展現了自己高遠的志曏和不願與平庸之輩爲伍的決心。最後兩句則強調了隱居生活的樸素與超脫,以及對華麗世俗的拒絕。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獨立的人格。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