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答天遊

· 黃衷
眼中寒霧似飛埃,半着蘭苕半着苔。 病骨每宜冬日暖,綠樽須傍白雲開。 步紆草際羣蛙寂,坐久花前一雁來。 誰慰故園遲暮思,沖襟長得對東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蘭苕(lán tiáo):蘭草的莖。
  • (tái):青苔,一種生長在陰溼地方的植物。
  • 病骨:指身體虛弱,多病。
  • 綠樽(zūn):綠色的酒杯,指酒。
  • 步紆(yū):漫步,緩步。
  • 沖襟:胸懷,心胸。
  • 東萊:地名,這裏可能指詩人的故鄉或嚮往之地。

翻譯

眼中的寒霧如同飄散的塵埃,一半附着在蘭草的莖上,一半附着在青苔上。 虛弱的身體特別適宜冬日的溫暖,綠色的酒杯應該在白雲的陪伴下開啓。 漫步在草地上,四周的蛙聲靜寂,久坐花前,一隻雁飛來。 誰能安慰我對故鄉的思念,我的胸懷得以面對東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冬日裏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深切思念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詩中「眼中寒霧似飛埃」一句,既描繪了冬日的景象,又隱喻了詩人內心的迷茫與孤寂。後文通過對「病骨」、「綠樽」、「羣蛙寂」、「一雁來」等意象的運用,進一步抒發了詩人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