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五亢旱彌旬曲泉薛公精禋露禱霖雨應辰農望既欣道暍亦起詩以誌喜
漫擬休璉戲廣川,土龍泥鶴盡成捐。
風雲忽送三更雨,庭院如鳴百道泉。
雲漢於今無旱魃,甫田自古有豐年。
吾廬坐愛涼如洗,好續蘭臺賦䬃然。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夏五亢旱:夏季五月的嚴重乾旱。
- 彌旬:滿十天,指乾旱持續時間長。
- 曲泉薛公:指薛公,曲泉爲其名或號。
- 精禋:精心祭祀。
- 露禱:露天祈禱。
- 霖雨:連綿大雨。
- 應辰:應時。
- 農望:農民的期望。
- 道暍:道路上的熱氣。
- 休璉:人名,可能是指某位古代文人。
- 土龍泥鶴:用泥土製作的龍和鶴,古代用於求雨的儀式。
- 風雲:自然界的氣象變化。
- 雲漢:銀河,此處比喻天空。
- 旱魃:傳說中的旱神。
- 甫田:大田,泛指農田。
- 蘭臺:古代官署名,也指文學作品的集子。
- 䬃然:形容風聲,此處指涼爽的風。
翻譯
原本以爲這只是像休璉那樣的文人戲言,用泥土製作的龍和鶴都已廢棄。 突然間,風雲變幻,三更時分送來了大雨,庭院中彷彿有百道泉水涌動。 如今的天空不再有旱神,大田自古以來就有豐收的年份。 我喜愛坐在涼爽如洗的屋子裏,喜歡繼續在蘭臺中創作,感受那涼爽的風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季五月久旱後突降甘霖的喜悅情景。詩中,「土龍泥鶴盡成捐」反映了古代求雨儀式的廢棄,而「風雲忽送三更雨」則生動描繪了雨夜的景象。後兩句表達了雨後天空的寧靜和農田的豐收希望,以及詩人內心的清涼與創作的愉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恩賜的感激和對生活的熱愛。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
楊慎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道卿論吳中夏果詞頗誇且借蘇內相春菜詩韻作詩僕亦同賦聊爲江南解嘲 》 —— [ 宋 ] 周紫芝
- 《 是年五月扈從上京宮學紀事絕句二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凝露堂前紫薇花兩株每自五月盛開九月乃衰二首 》 —— [ 宋 ] 楊萬里
- 《 狀江南仲夏 》 —— [ 唐 ] 樊珣
- 《 離憤五首正德戊辰年五月作是時閹瑾知劾章出我手矯旨收詣詔獄 其一 》 —— [ 明 ] 李夢陽
- 《 仲夏客銮江集江深阁一壑亭 》 —— [ 清 ] 闵崧
- 《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於使君林取大蓮葉盛酒以簪刺葉令與柄通屈莖輪囷如象鼻焉傳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詩云 》 —— [ 元 ] 陸文圭
- 《 夏仲園豆盛熟每飯不徹戲示埈兒曰朝朝一味豆爾能偶乎埈兒謝不敏解目園中爲餘偶者四因成四絕 》 —— [ 明 ] 林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