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壁山惠茭菱

· 黃衷
笑向山庖苜蓿盤,朝來全洗腐儒酸。 翻波菰褪青芽潤,滿簏菱齊紫角寒。 細斫銀絲誇雪鱠,淨調玉糝並霞餐。 萬錢總下何曾箸,誰信園林一味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苜蓿盤:指簡單的素食。
  • 腐儒酸:指文人清貧的生活狀態。
  • 翻波:形容水波翻動,這裏指菱角在水中翻動。
  • 菰褪:菰,即茭白,褪指剝去外皮。
  • 青芽潤:指新鮮的茭白。
  • 滿簏:簏,竹編的容器,滿簏即裝滿。
  • 菱齊:菱角整齊。
  • 紫角寒:指菱角的紫色尖角,寒指其清新的感覺。
  • 細斫銀絲:斫,切削;銀絲,形容切得細如銀絲的魚肉。
  • 雪鱠:鱠,一種魚,雪鱠形容魚肉潔白如雪。
  • 玉糝:糝,細碎的米粒,玉糝形容米飯潔白如玉。
  • 霞餐:形容食物色彩豔麗如霞。
  • 萬錢:形容食物昂貴。
  • :筷子,這裏指用餐。

翻譯

笑着面對山中簡樸的素食,今早完全洗去了文人清貧的酸楚。 水波中菱角翻動,茭白剝去外皮露出新鮮的青芽,滿筐的菱角整齊,紫色的尖角透着清新。 細切如銀絲的魚肉誇讚其潔白如雪,調製好的米飯潔白如玉,色彩豔麗如霞。 即使食物昂貴,也未曾動用筷子,誰會相信在這園林中,一頓簡單的餐食竟如此難以享受。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山中簡樸的素食,表達了作者對清貧生活的淡然態度和對自然食物的珍視。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翻波菰褪青芽潤」和「滿簏菱齊紫角寒」,生動描繪了山中食材的新鮮與自然。同時,通過對比「萬錢總下何曾箸」與「誰信園林一味難」,深刻反映了作者對物質享受的超然態度,強調了內心的滿足遠勝於外在的奢華。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哲學。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