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魏憲長山水四首春景
頑雲亙野同一色,朔風驅霰聲瑟瑟。
須臾散作六花飛,天外羣峯頭盡白。
入夜郊原積漸平,江樹幻作玕琪林。
山人中酒睡初起,卻疑六合秋蟾明。
我家炎方地少雪,宦邸驚看豪興發。
偶因公事出郊坰,縱目湖山賞奇絕。
城東綺閣諸王孫,嬌歌響遏行空雲。
城西甲第多豪門,流霞泛滿黃金尊。
憲臺使君偏耐冷,自擊清冰煮春茗。
錦裘珍饌非不能,民有飢寒心未忍。
殷勤起訪溪邊梅,乾坤春信何時回。
欲挽陽和遍寰宇,盡令寒士歡顏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頑雲:指濃密的雲層。
- 亙野:遍佈原野。
- 朔風:北風。
- 霰:小冰粒,俗稱雪子。
- 六花:指雪花,因其形狀似花瓣。
- 玕琪:美玉名,此處形容樹枝上掛滿冰晶,如同美玉。
- 山人:隱士,指作者自己。
- 中酒:醉酒。
- 六合:天地四方,泛指宇宙。
- 秋蟾:秋天的月亮。
- 宦邸:官邸,官員的住所。
- 郊坰:郊外。
- 綺閣:華麗的樓閣。
- 諸王孫:指貴族子弟。
- 響遏行空雲:形容歌聲高亢,能夠阻止雲彩的流動。
- 甲第:豪門貴族的宅第。
- 流霞:美酒。
- 黃金尊:珍貴的酒器。
- 憲臺:指地方監察官。
- 使君:對地方官的尊稱。
- 清冰:純淨的冰塊。
- 春茗:春茶。
- 錦裘:華麗的皮衣。
- 珍饌:美味的食物。
- 民有飢寒:百姓有飢餓和寒冷的困境。
- 陽和:春天的溫暖和生機。
- 寰宇:整個世界。
- 寒士:貧窮的讀書人。
翻譯
濃密的雲層遍佈原野,與大地融爲一色,北風驅趕着小冰粒,發出瑟瑟聲響。不久,這些冰粒散開,化作六瓣的雪花飛舞,遠處的羣峯都被白雪覆蓋。入夜後,郊外的積雪逐漸平坦,江邊的樹木掛滿了冰晶,如同美玉般的林子。我這個山中隱士,醉酒醒來,看到這一幕,卻懷疑是宇宙中秋天的明月。
我家在南方,那裏很少下雪,如今在官邸中驚訝地看到這樣的雪景,豪情頓生。偶然因公事外出到郊外,放眼望去,湖山景色奇絕。城東的華麗樓閣中,貴族子弟的歌聲高亢,彷彿能阻止雲彩的流動。城西的豪門宅第裏,美酒滿溢,珍貴的酒器中流光溢彩。
作爲地方監察官,我偏愛在寒冷中自得其樂,敲擊純淨的冰塊煮春茶。雖然我也能享受華麗的皮衣和美味的食物,但看到百姓的飢餓和寒冷,心中不忍。我殷勤地起訪溪邊的梅花,詢問天地間春天的消息何時歸來。我想要挽留春天的溫暖和生機,讓整個世界都充滿,讓貧窮的讀書人都能展露歡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雪後的景象,通過對比貴族與百姓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民生的關懷和對春天的期盼。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頑雲亙野」、「朔風驅霰」等,形象地描繪了雪景的壯美。同時,通過「憲臺使君」與「民有飢寒」的對比,展現了作者的憂國憂民之情。結尾處,作者以梅花爲媒介,寄託了對春天和溫暖生活的深切向往,體現了其高尚的人格和遠大的理想。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題林氏婿宜榮翠庭卷和楊大參韻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下皋雜詠 》 —— [ 明 ] 黃仲昭
- 《 次陸憲長元日即時口和四首 其三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四景山水圖爲李生時爵賦春景 》 —— [ 明 ] 黃仲昭
- 《 登闢支巖追次柯竹嚴先生韻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畫梅四首爲焦㻞中書賦風梅 》 —— [ 明 ] 黃仲昭
- 《 歸朝歡送都憲秦公巡撫北畿 》 —— [ 明 ] 黃仲昭
- 《 姑蘇懷古二首集句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