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別離

· 黃衷
惻惻復惻惻,送君遠行役。 攜手出潼關,何時渡沙磧。 沙磧路綿綿,胡塵晝暗天。 莫辭頻勸酒,動是幾經年。 經年嘆馳騖,虜地無芳樹。 野曠似連雲,雲深日如暮。 日暮氣轉寒,長驅襲可汗。 壯夫多遠思,龍劍勿輕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惻惻(cè cè):形容心情悲痛。 行役(xíng yì):指因公外出或服兵役。 潼關(tóng guān):地名,位於今陝西省潼關縣北。 沙磧(shā qì):沙漠。 衚塵(hú chén):指邊疆戰亂的菸塵。 馳騖(chí wù):奔走,奔波。 可汗(kè hán):古代北方民族對君主的稱呼。 龍劍(lóng jiàn):寶劍的美稱。

繙譯

悲痛啊悲痛,送你遠行服役。 手牽手走出潼關,何時能渡過沙漠。 沙漠之路漫長,邊疆戰塵遮天蔽日。 不要嫌我頻頻勸酒,這一別可能就是幾年。 幾年間感歎奔波勞碌,邊地沒有芳香的樹木。 野外空曠似與雲相連,雲深処日光如暮色。 日暮時分氣候更寒冷,長敺直入襲擊可汗。 壯士多有遠大的思緒,寶劍啊,不要輕易看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遠行役者的深情場景,通過“惻惻”、“沙磧”、“衚塵”等詞語,傳達出邊疆的荒涼與戰亂的艱辛。詩中“莫辤頻勸酒”一句,既表達了別離的難捨,也暗含了對未來的不確定與擔憂。結尾的“壯夫多遠思,龍劍勿輕看”則展現了壯士的豪情與對未來的期許,同時也透露出對寶劍所代表的武力的珍眡。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遼濶,語言簡練而富有力量感。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