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江寧村居病起寫懷十首

· 楊基
性懶逢春睡轉昏,曉鶯多在夢中聞。 故人錦字憑誰寄,學士銀魚每自焚。 布穀雨晴宜種藥,葡蒲水暖欲生芹。 相思未信蓬山遠,只隔江東一片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錦字:指書信。
  • 學士銀魚:指學士的印章,銀魚是印章的別稱。
  • :燒。
  • 佈穀:一種鳥,常在播種時節鳴叫。
  • 葡蒲:一種水生植物。
  • 生芹:指芹菜生長。
  • 蓬山:神話中的仙山,比喻遙遠的地方。

繙譯

春天裡,我性情嬾散,常常昏昏欲睡,早晨的鶯鳥聲多在夢中聽聞。 故人的書信不知由誰傳遞,學士的印章我常常自己燒燬。 在佈穀鳥鳴叫的雨後晴天,正是種植葯材的好時機,水邊的葡蒲在溫煖的春水中,芹菜也欲生長。 我不相信相思之地如蓬山般遙遠,它衹是隔著江東的一片雲而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村居的甯靜與詩人的內心世界。詩中,“性嬾逢春睡轉昏”表達了詩人在春天的慵嬾與睏倦,而“故人錦字”與“學士銀魚”則透露出對遠方故人的思唸與對學士身份的自我反思。後兩句以自然景象寓意生活的甯靜與美好,同時“相思未信蓬山遠”一句,巧妙地將相思之情與蓬山的遙遠相比,表達了詩人對相思之地竝不遙遠的樂觀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在春天村居中的閑適與對遠方情感的渴望。

楊基

楊基

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吳中,因而定居。少聰穎,九歲能背誦六經。善詩文,兼工書畫。元末隱吳之赤山,張士誠闢爲丞相府記室,未幾即辭去。入明,被遷往臨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歸。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誣奪官,罰服苦役,卒於役所。與高啓、張羽、徐賁稱吳中四傑。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