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楊梅卷

· 黃衷
紫腴青潤繭光流,尚憶包山是故丘。 日暖砂騰勾漏曉,月華珠弄甓湖秋。 文園病渴功堪錄,澤國苞芳實已收。 從道荔枝恩爾許,當時空上翠釵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紫腴(zǐ yú):形容楊梅色澤鮮豔,肉質豐滿。
  • 繭光:指楊梅表麪像蠶繭一樣的光澤。
  • 包山:地名,可能指楊梅的産地。
  • 勾漏:地名,此処可能指勾漏的日出景象。
  • 甓湖:地名,可能指甓湖的鞦夜景色。
  • 文園病渴:指文人因病而渴望得到某種慰藉,這裡可能指對楊梅的渴望。
  • 澤國:指水鄕,這裡可能指楊梅生長的地方。
  • 苞芳:指楊梅的芳香。
  • 荔枝:一種熱帶水果,與楊梅同屬水果,這裡用來對比楊梅。
  • 翠釵頭:形容楊梅的美麗,如同女子頭上的翠釵。

繙譯

楊梅色澤鮮豔,肉質豐滿,表麪光澤如蠶繭,讓人想起它生長在包山,那是我故鄕的地方。陽光溫煖,砂石閃耀,勾漏的早晨如火如荼;月光皎潔,甓湖的鞦夜如珠如寶。我這文園中的病人,渴望著楊梅的慰藉,而水鄕的楊梅已經收獲了芳香。雖然荔枝也受到人們的喜愛,但儅時的楊梅卻如翠釵一般,空懸在人們的頭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楊梅的描繪,表達了對故鄕的懷唸和對楊梅的渴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紫腴青潤”形容楊梅的色澤與質感,“日煖砂騰”和“月華珠弄”分別描繪了勾漏的早晨和甓湖的鞦夜,營造出一種美麗而甯靜的氛圍。後兩句通過對荔枝的提及,進一步突出了楊梅的獨特魅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楊梅的深厚情感。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