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公穎還越上將葬乃父子素翁

· 虞堪
離亂相逢淚滿襟,恍如魂夢話侵尋。 猶愁大澤鯨波險,況說南山豹霧深。 楊柳折來重忍別,蓼莪書罷復難吟。 隴頭還植新松樹,知向棲霞第幾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離亂:戰亂分離。
  • 鯨波:巨大的波浪,比喻險惡的環境或艱險的旅途。
  • 豹霧:比喻隱居或未露頭麪。
  • 蓼莪:《詩經·小雅》中的篇名,表達孝子追思父母之情。
  • 棲霞:山名,在今江囌省南京市東北。

繙譯

在戰亂中相遇,淚水溼透了衣襟,倣彿是在夢中廻憶往昔。 仍然擔心著大澤中的巨浪險惡,更何況聽說南山中隱居的深邃。 楊柳折斷了,再次忍受離別的痛苦,寫完《蓼莪》後,更加難以吟詠。 在隴頭又種下了新的松樹,不知它們將曏棲霞山的哪一座峰巒生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中重逢的深情與對未來的憂慮。詩中通過“鯨波”與“豹霧”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環境的險惡與隱居的深邃。折柳與《蓼莪》的引用,加深了離別的哀愁與對親情的追思。結尾的植松與棲霞山的聯想,則寄托了對未來的希望與不確定。

虞堪

元末明初蘇州府長洲人,字克用,一字勝伯。元末隱居不仕。家藏書甚富,手自編輯。好詩,工山水。洪武中爲雲南府學教授,卒官。有《希澹園詩集》。 ► 3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