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龍吟 · 杏花

· 楊慎
東風峭。誰猜水剪餘霞,日烘殘照。妝成窺宋東牆,傾城傾國,嫣然一笑。輕籠罩。葉底煙開冉冉,枝頭春鬧。燕泥香裏,斜陽酒旗映水,天涯一棹。消息繁華誰報。記曲江池上,長安古道。 愁落愁開,雨橫風暴。沈吟無語,時把朱闌靠。知誰伴、單衫露冷,醉紅簪帽。倚醉狂歌浩。悠悠盡是傷離調。花豔爲誰好。春又晚、可惜年華空老。關山迢遞,故人難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形容風力強勁。
  • :想象,設想。
  • 殘照:夕陽的餘暉。
  • 窺宋東牆:典故,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形容女子美貌。
  • 傾城傾國:形容女子極其美麗。
  • 嫣然:形容笑容美好。
  • 籠罩:覆蓋,遮蓋。
  • 冉冉:漸漸地,慢慢地。
  • :形容生機勃勃,熱閙。
  • 燕泥:燕子築巢用的泥土。
  • 酒旗:酒店的標志。
  • :船槳,這裡指船。
  • 沈吟:沉思吟味。
  • 硃闌:紅色的欄杆。
  • 單衫:單薄的衣服。
  • 簪帽:插著花的帽子。
  • 迢遞:遙遠。

繙譯

東風強勁,誰能想象水麪上剪裁的餘霞,日光烘烤的殘照。妝扮成美人的樣子,像宋玉東牆上的女子,美麗動人,嫣然一笑。輕輕地覆蓋著,葉底菸霧漸漸散開,枝頭春意盎然。燕子用泥土築巢,斜陽下酒旗映照水麪,天涯一葉扁舟。誰來報告這繁華的消息?記得曲江池上的景象,長安古道上的風情。

憂愁隨著花的開放和凋落,雨橫風狂。沉默無語,時而倚靠在紅色的欄杆上。不知誰陪伴,穿著單薄的衣服,露水冷冽,醉後插花在帽子上。倚著醉意狂歌,歌聲中盡是離別的哀調。花兒豔麗,爲了誰而美好?春天又晚了,可惜年華已老。關山遙遠,故人難以到達。

賞析

這首作品以杏花爲引,描繪了春天的景色與情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東風峭”、“水剪餘霞”等,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美麗。同時,通過對“愁落愁開”、“雨橫風暴”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離別之情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春天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