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竹歌
君不見坡仙譏俗士,無竹不可醫。又不見衛風美進德,菉竹歌猗猗。
天生嘉植異凡卉,狷士品題號君子。凌霄高節挺琅玕,撲地清陰絕塵滓。
曾君種竹繞庭宇,謂竹爲賓我爲主。醫俗豈獨懷坡仙,進德直期追衛武。
古人取物修其身,知仁山水垂法程。竹之直兮可以勵吾節,竹之虛兮可以廣吾心。
直節虛心貫始終,高標與竹將無同。天上清風一揮灑,人間酷暑何所容。
功成三徑重歸日,賓主相看無愧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坡仙:指蘇軾,因其詩文風格豪放,有「坡仙」之稱。
- 衛風:《詩經》中的一部分,主要收錄了衛國的民歌。
- 菉竹:一種竹子,這裏指《詩經·衛風·淇奧》中的「綠竹猗猗」。
- 猗猗:形容植物茂盛的樣子。
- 狷士:指性格剛直、不隨波逐流的人。
- 琅玕:美玉,這裏比喻竹子的質地堅硬、色澤美麗。
- 塵滓:塵埃和雜質,比喻世俗的污穢。
- 曾君:指詩中的種竹者,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道。
- 懷坡仙:懷念蘇軾,這裏指學習蘇軾的品格和文學。
- 衛武:指《詩經·衛風》中的道德典範。
- 知仁山水:指孔子所說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意指智者喜歡流動的水,仁者喜歡靜止的山。
- 勵吾節:激勵我的節操。
- 廣吾心:擴大我的心胸。
- 貫始終:貫穿始終,指始終如一。
- 高標:高尚的標準或榜樣。
- 將無同:難道沒有相同之處嗎?
- 三徑:指隱居的地方,出自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
翻譯
你難道沒聽說過蘇軾嘲笑俗人,認爲沒有竹子就不能醫治俗氣嗎?又難道沒聽說過《詩經·衛風》中讚美道德進步的「綠竹猗猗」嗎?
天生的美好植物不同於普通花卉,性格剛直的人將其命名爲君子。竹子高聳挺拔,節節高升,猶如美玉,清新的陰影下無一絲塵埃。
曾君圍繞庭院種植竹子,稱竹爲賓,自己爲主。他不僅懷念蘇軾,更期望追隨《詩經》中的衛武公。
古人通過取物來修身,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這是他們的法則。竹子的直可以激勵我的節操,竹子的虛可以擴大我的心胸。
直節和虛心貫穿始終,高尚的標準與竹子難道沒有相同之處嗎?天上的清風吹拂,人間酷暑無處容身。
功成之後,重歸隱居的三徑,賓主相見,都無愧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竹子的讚美,表達了作者對高尚品格和道德追求的嚮往。詩中,「坡仙」和「衛風」的引用,既顯示了作者對古典文化的尊重,也體現了他對蘇軾和衛武公道德典範的敬仰。竹子在這裏不僅是自然界的植物,更是作者心中理想人格的象徵。通過竹子的「直節」和「虛心」,作者激勵自己保持正直和開放的心態,追求高尚的生活境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崇高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