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聞春禽寄江陰包鶴洲
山中無音樂,絲竹在禽鳥。
嚶嚶呼春晴,嚦嚦報春曉。
嬌吟與柔哢,圓滑鬥新巧。
知君在山中,樂此長不少。
疏籬密竹外,深澗綠樹表。
青鞋踏花影,信步聽未了。
歸去聞箏聲,應怪銀甲小。
我來行一月,風雨春江渺。
今朝豁晴霽,孤琴破幽悄。
鏗如女媧笙,忽作餘音嫋。
平生黃鐘耳,直欲辨分杪。
萬事付松風,翛然坐秋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絲竹:指絃樂器和竹製管樂器,這裏泛指音樂。
- 嚶嚶:鳥鳴聲。
- 嚦嚦:鳥鳴聲。
- 柔哢:鳥鳴聲。
- 箏聲:古箏的聲音。
- 銀甲:指箏弦。
- 豁晴霽:天氣放晴。
- 鏗:形容聲音響亮。
- 女媧笙:神話中女媧所制的笙,這裏形容聲音美妙。
- 翛然:形容心情悠閒自在。
翻譯
在山中,沒有人爲的音樂,自然界的鳥兒便是樂師。它們嚶嚶地呼喚着春日的晴朗,嚦嚦地報告着清晨的到來。它們的鳴叫既嬌媚又柔和,圓潤而巧妙地鬥着新奇。我知道你在山中,對此樂趣總是享受不盡。在密集的竹林和稀疏的籬笆外,深澗和綠樹的邊緣,你穿着青鞋踏着花影,悠閒地走着,聽着鳥鳴,卻始終聽不夠。當你歸去時,聽到古箏的聲音,可能會驚訝於那箏弦的細小。
我在這裏已經行走了一個月,春江之上總是風雨交加,顯得渺茫。今天終於放晴了,我孤獨地彈着琴,打破了周圍的靜謐。琴聲鏗鏘,如同神話中女媧的笙聲,突然間又變得餘音嫋嫋。我一生對音樂有着敏銳的聽覺,直想要分辨出每一個細微的音符。將萬事都交給松風,我悠然自得地坐在秋草上。
賞析
這首詩以山中春景爲背景,通過對自然界鳥鳴的細膩描繪,展現了山中的寧靜與生機。詩中「絲竹在禽鳥」一句,巧妙地將自然界的鳥鳴比作音樂,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讚賞。後文通過對箏聲的描寫,以及對春江風雨的感慨,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變化。最後,詩人以「萬事付松風,翛然坐秋草」作結,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