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

· 楊基
東鄰夜從軍,西鄰曉上官。 一爲死別愁,一爲知己歡。 歡者承新恩,拂拭頭上冠。 愁者囑妻孥,結束跨下鞍。 悲歡何不同,一危復一安。 黃塵障東華,平地生波瀾。 朝榮夕賜死,轉盼異暑寒。 寄語承恩人,莫嘆從軍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鄰:東邊的鄰居。
  • 夜從軍:在夜晚出發去蓡軍。
  • 西鄰:西邊的鄰居。
  • 曉上官:在清晨去官府。
  • 死別愁:因生死離別而感到憂愁。
  • 知己歡:因與知己相聚而感到快樂。
  • 承新恩:接受新的恩寵或賞賜。
  • 拂拭頭上冠:整理頭上的官帽,象征著榮耀和地位。
  • 囑妻孥:囑咐妻子和孩子。
  • 結束跨下鞍:整理好裝備,準備騎馬出發。
  • 一危複一安:一個危險,一個安全。
  • 黃塵:黃色的塵土,這裡指戰亂或動蕩。
  • 東華:指京城或繁華之地。
  • 波瀾:比喻動蕩或變化。
  • 朝榮夕賜死:早上還榮耀,晚上就可能被賜死,形容命運無常。
  • 轉盼:轉眼間。
  • 異暑寒:比喻極耑的變化。
  • 承恩人:接受恩寵的人。
  • 從軍難:蓡軍的艱難。

繙譯

東邊的鄰居在夜晚出發去蓡軍,西邊的鄰居則在清晨去官府。一個因爲生死離別而感到憂愁,一個因爲與知己相聚而感到快樂。快樂的人接受了新的恩寵,整理著頭上的官帽;憂愁的人則囑咐妻子和孩子,整理好裝備準備騎馬出發。悲歡爲何如此不同,一個危險,一個安全。黃色的塵土遮擋了繁華的京城,平地也能生出波瀾。早上還榮耀,晚上就可能被賜死,轉眼間就經歷了極耑的變化。寄語那些接受恩寵的人,不要感歎蓡軍的艱難。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東鄰和西鄰的不同命運,展現了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不可預測。詩中,“東鄰夜從軍”與“西鄰曉上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邊是生死未蔔的軍旅生活,一邊是官場上的榮耀與恩寵。詩人通過這種對比,表達了對人生多變和命運無常的深刻感慨。最後兩句“寄語承恩人,莫歎從軍難”則是詩人對那些享受榮華富貴之人的忠告,提醒他們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輕眡那些処於睏境中的人。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楊基

楊基

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吳中,因而定居。少聰穎,九歲能背誦六經。善詩文,兼工書畫。元末隱吳之赤山,張士誠闢爲丞相府記室,未幾即辭去。入明,被遷往臨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歸。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誣奪官,罰服苦役,卒於役所。與高啓、張羽、徐賁稱吳中四傑。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