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燒筍留題陳惟寅竹間

· 楊基
春雷一聲萬簪玉,參差亂迸莓苔綠。 斬來掃葉當徑燒,何異燃萁煮秋菽。 登盤查牙玉版肥,焦尾碎剝蒼龍皮。 山人大嚼無以報,寫作林間燒筍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蓡差(cēn cī):不整齊的樣子。
  • 莓苔:青苔。
  • :小路。
  • 燃萁煮鞦菽:比喻用竹筍燒煮食物,萁指豆秸,鞦菽指鞦天的豆子。
  • 查牙:形容筍尖的形狀。
  • 玉版:形容筍肉潔白如玉。
  • 焦尾:指筍的尾部,因爲燒焦而呈黑色。
  • 蒼龍皮:比喻筍殼。
  • 山人:隱士,這裡指作者自己。

繙譯

春雷一響,萬根筍尖如玉簪般冒出,蓡差不齊地散佈在青苔綠地上。 砍下筍來,掃去葉子,在小路上點燃,這和用豆秸煮鞦天的豆子有什麽不同呢? 磐中盛放著尖銳如玉版般肥美的筍,焦黑的尾部剝去,露出蒼龍的皮。 作爲山中的隱士,我大口咀嚼,無以爲報,衹能寫下這首林間燒筍的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竹林中燒筍的情景,通過生動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春筍的鮮美和燒筍的樂趣。詩中“春雷一聲萬簪玉”形象地描繪了春筍破土而出的壯觀景象,而“斬來掃葉儅逕燒”則表現了燒筍的簡便與自然。最後,作者以“山人大嚼無以報,寫作林間燒筍詩”表達了自己對自然餽贈的感激之情,以及通過詩歌來廻報自然的願望。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優美,充滿了田園生活的樂趣。

楊基

楊基

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吳中,因而定居。少聰穎,九歲能背誦六經。善詩文,兼工書畫。元末隱吳之赤山,張士誠闢爲丞相府記室,未幾即辭去。入明,被遷往臨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歸。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誣奪官,罰服苦役,卒於役所。與高啓、張羽、徐賁稱吳中四傑。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