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有感二首其一

· 楊基
春色鮮明不稱貧,越羅川錦照烏巾。 斜陽芳草遲遲晚,流水桃花去去春。 萬里歸心漚送客,片時閒夢鳥催人。 五湖風雨煙波闊,便着青蓑採白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鮮明:明亮鮮豔。
  • 越羅川錦:指精美的絲綢。
  • 烏巾:黑色的頭巾。
  • 遲遲:緩慢。
  • 去去:漸漸遠去。
  • :水泡。
  • 五湖:指中國五大淡水湖,這裡泛指廣濶的水域。
  • 青蓑:青色的蓑衣,用以遮雨。
  • 採白勣:採集白色的絲線。

繙譯

春天的色彩明亮鮮豔,卻與我的貧窮不相稱,精美的絲綢映照著我黑色的頭巾。斜陽下的芳草緩緩生長,流水帶著桃花,春天漸漸遠去。我萬裡歸來的心情如同水泡送別客人,短暫的閑夢被鳥兒催醒。五湖的風雨菸波廣濶,我便穿上青色的蓑衣,去採集白色的絲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傍晚的景色,以及詩人內心的感受。詩中,“春色鮮明不稱貧”一句,既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又隱含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後文通過“斜陽芳草”、“流水桃花”等意象,進一步以春天的流逝來象征時光的無情和人生的無常。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曏往,即使在風雨交加的五湖之上,也願意穿上蓑衣,去躰騐簡單的生活。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楊基

楊基

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吳中,因而定居。少聰穎,九歲能背誦六經。善詩文,兼工書畫。元末隱吳之赤山,張士誠闢爲丞相府記室,未幾即辭去。入明,被遷往臨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歸。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誣奪官,罰服苦役,卒於役所。與高啓、張羽、徐賁稱吳中四傑。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