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蜀:指中國西南地區,主要指四川一帶。
- 行臺:古代中央政府派出的臨時機構,多設在地方,處理特定事務。
- 持憲節:持有法令的權力,指擔任監察或執法的職務。
- 東川:指四川東部地區。
- 分閫:分派任務或職責。
- 寄儒纓:指以文官身份擔任武職。
- 雲林:雲霧繚繞的樹林,形容景色幽美。
- 青羌浦: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四川某地。
- 水國:多水的地方,這裏指四川。
- 白帝城:位於今重慶市奉節縣,是古代著名的軍事要塞。
- 潭下蛟龍:比喻深水中的強大力量。
- 鼓角:古代軍中用來傳遞信號的鼓和號角。
- 幹旌:古代軍旗,這裏指軍隊的標誌。
- 折衝樽俎:指在宴會上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
- 煙塵靜:比喻戰爭或衝突的平息。
- 荀卿:即荀子,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主張以德治國。
翻譯
你手持法令,在西蜀的行臺擔任監察,又以文官身份被派往東川擔任武職。清晨的陽光照耀着雲霧繚繞的樹林和青羌浦,秋風吹過四川的水鄉和白帝城。深潭下的蛟龍因軍中的鼓角聲而驚動,門前的鳥雀因軍旗的飄揚而避讓。在宴會上通過外交手段使戰爭的煙塵平息,這才相信荀子善於談論軍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張孟覆在四川擔任兵備副使的情景,通過自然景觀與軍事氛圍的交織,展現了其職責的重要性和環境的艱險。詩中「雲林曉日青羌浦,水國秋風白帝城」等句,以景寓情,既表達了四川的美麗風光,也暗示了張孟復面臨的挑戰。結尾提到「折衝樽俎煙塵靜,始信荀卿善議兵」,強調了通過智慧和外交手段解決衝突的重要性,體現了對荀子思想的讚賞。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張孟復的敬意和對和平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