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與葉桐岡迎王鈍庵於郊即事

· 楊慎
正月勾東春已深,遲客登樓延賞心。 苔池飛泉漱鳴玉,菜圃黃花如散金。 漢陽莫作窮烏賦,楚狂且停衰鳳吟。 綠樽共喜日日醉,華髮那畏星星侵。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孟春:春季的第一個月,即農曆正月。
  • 勾東:指初春時節。
  • 遲客:邀請客人。
  • 延賞心:延長欣賞美景的心情。
  • 苔池:長滿青苔的水池。
  • 飛泉:噴涌的泉水。
  • 漱鳴玉:形容泉水聲清脆如玉石相擊。
  • 菜圃:菜園。
  • 黃花:指菜花。
  • 散金:形容菜花金黃如散落的金子。
  • 漢陽:地名,今湖北武漢的一部分。
  • 窮烏賦:指東漢末年禰衡所作的《鸚鵡賦》,其中有「窮烏」之喻。
  • 楚狂:指楚國的狂士接輿,此處借指詩人自己。
  • 衰鳳吟:比喻悲嘆自己或他人的衰落。
  • 綠樽:綠色的酒杯,代指酒。
  • 華髮:花白的頭髮。
  • 星星侵:指白髮逐漸增多。

翻譯

正月裏春意已濃,我邀請客人登上樓臺,延長我們欣賞美景的心情。水池邊青苔覆蓋,噴涌的泉水聲如玉石相擊,清脆悅耳。菜園裏的黃花如同散落的金子,金黃燦爛。我們不要像漢陽那樣作《窮烏賦》,也不要像楚國的狂士那樣悲嘆衰落。讓我們共同歡喜,日日醉飲,即使白髮逐漸增多,又何懼之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郊外的景色,通過「苔池飛泉」和「菜圃黃花」等自然元素,展現了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詩中「延賞心」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留戀和欣賞之情。後半部分通過「窮烏賦」和「衰鳳吟」的典故,表達了詩人不願沉溺於悲嘆,而是選擇與友人共飲,享受當下的豁達情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時光流逝的坦然接受。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

楊慎的其他作品